日本本田在8月6日时公布了Supersport车款CBR600RR的小溪,预告这辆中量级跑车即将回归。而就在今日,终于在本田日本官方网站公布了详细的车辆规格。

全新的CBR600RR日本将会在9月25日在本田Dream门市正式贩售。

建议售价(含税) :1,606,000日元(10.5万人民币)

日本当地年度销售目标: 1000辆

改款特点

着重空气力学设计

转速提升500 rpm

TFT LCD全彩仪表

IMU导入&弯道ABS

5种骑乘模式

HRC Race Base同步亮相

就在CBR600RR于本田日本官方网站正式公布规格的同一天,HRC也有了新消息,亮相赛道版本的CBR600RR。

赛道版本CBR600RR预计将于2021年1月开始,在日本HRC专门店贩售。

以公路版为基础做改良,主要是移除了公路使用的必须零件,诸如灯具、后视镜。并配备HRC KIT,如ECU、前后制动与悬挂、排气管以及一些相关零件。

高输出的引擎

为了确保赛道性能,引擎通过更改凸轮轴、汽门弹簧以及曲轴的材料等方式最佳化,并且重新设计汽缸头盖水套提高冷却效率。进气歧管形状也采用全新设计,并加大节流阀的直径,如此一来让引擎的最大转速提升500 rpm来到14000 rpm。最后在通过排气管的最佳化,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让全新的CBR600RR最大动力来到121PS。

从马力图能够明显看出在高转速时有更棒的动力,最大马力与最大扭力也有所提升。

更动汽门正时,进汽门延迟5度关闭、排气门提早5度打开,提升混合气的进气效率以及废气的排气效率。

节流阀由40mm提升到44mm,确保更高转速时的进气量,从节流阀到汽缸的歧管造型也有所改变,减少进气压力的损失。

电控系统Total Control

全新的CBR00RR配备BOSCH 5轴IMU (惯性测量单元)能够计算车身动态,并与ABS及HSTC结合,让电控系统介入时拥有最佳的判断。

本田HSTC全名为可控式扭力调整系统,除了有控制后轮打滑的功能之外,还加入了一旦后轮开始打滑就能马上控制滑移率的功能,如此一来骑士在操控上更容易预判摩托车的动态。

可选的骑乘模式,让骑士能针对不同情境的使用情况切换。

共有P“动力”、T“循迹”、W“孤轮抑制”及EB“引擎刹车”可分别设定。

如表所示,CBR600RR预设3个骑乘模式以及2个自订模式,骑士在自订模式可分别设定“动力”“循迹”“孤轮抑制”“引擎刹车”的段数。

借由IMU的导入,CBR600RR增添了弯道ABS功能。

采用全新的电子油门,带来更精确的操作。

全彩TFT LCD仪表,骑士可以清楚、快速的判断各项来自车辆的资讯。仪表内建赛道计时器。

兼具空气力学与美感的全新造型

通过这几年在MotoGP的赛道经验回馈,本田替全新的CBR600RR设计了带有小翅膀的空气套件。并进一步的改善正面与侧面的空气力学,这些改变有效改善车辆运动时的空气力学。不仅有小翅膀、还通过车头造型、油箱盖顶面的设计来降低风阻系数。整流罩下方的全新设计则能减少空气直接撞击后轮,种种巧思都让CBR600RR风阻系数大幅降低。

油箱前端的下凹处更能容纳头盔下缘,趴车降低风阻。

车头加入小翅膀设计已是当代跑车的趋势。

其他车辆特点

SHOWA BPF 41mm倒叉。

前叉三角台上方凸出处多了15mm。增加一般道路骑乘设定前叉的自由度。

滑动式离合器,除了能够减少离合器拉杆32%的操作力量之外,也能减轻降档时的引擎刹车、防止发生后轮锁死的机率。

电子快排为选配套件。

以本田的造车理念来看,CBR600RR自然采用相对适合道路骑乘的骑士三角,在运动化与日常使用上保持平衡。

衣服脱光光,似乎与前一代没差多少

铝合金双管、高刚性,官网没说这跟过往的车架有何不同。

后摇臂减轻150 g,降低簧下重量提升运动性。(造型怎么好像跟上一代)

后制动系统为220mm碟盘与单活塞卡钳。

前制动系统为310mm浮动碟盘及TOKICO辐射卡钳。

LED头尾灯与方向灯,前面减轻450g、后方减轻320g。

紧急刹车时会快闪前、后方向灯,近年来配备在相当多本田车款上,是相当实用的安全配备。

车辆规格表

总结

本田CBR600RR经历了多年未改、停产,如今正式浴火重生,挟着来自赛道的空气力学与大量电控系统登场!虽然引擎仅是最佳化、车架与悬挂也未见大幅度更动,但在2020年严苛的欧盟5期实施时横空出世,本田向车迷们宣示高性能燃油车的年代尚未结束!

国内的车迷有没有机会体验这款Total Control的跑车呢?就要看碣石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