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原创行情报道:自从长安CS75 PLUS(参数|询价)去年9月份上市后,销量便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在今年受疫情冲击较大的2、3月份以外,长安CS75(参数|询价)系列始终都稳定在2万辆销量以上,其中7月份更是同比激增95%达2.1万辆,成绩保持在国内SUV细分市场的次席位置。

11.jpg

在CS75 PLUS如此强势的市场表现下,最能感受到压力的自然是常胜冠军的神车哈弗H6(参数|询价),其中两者7月销量仅相差2000多辆,同时考虑到哈弗H6月底就要换代,这当中或许会出现一段市场缓冲期,可以说距离长安CS75系列的反超夺冠之日已经不远了。

◆优惠只有3000元!

14.jpg

近日《我有车》通过实地走访广州地区长安汽车经销商4S店了解到,2020款长安CS75 PLUS全系终端优惠幅度只有3000元,这也是因为确实车卖得很好,不再需要以价换量。此外需要留意的是,由于2021款CS75 PLUS即将在9月上市,老款现车卖一辆少一辆,如果买车想拿这3000元优惠的话,赶紧下手吧!

◆ CS75 PLUS是一款怎样的长安SUV?

104.jpg

“你觉得CS75 PLUS这么好卖的原因是什么?”小编问起长安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他很爽快的回答“外观好看、长安有品质保证、空间大、性价比高,像很多人买的12.49万元的自动豪华版,就有360°全景影像、定速巡航、全景天窗、皮质方向盘、无钥匙进入/启动等配置,对很多人来说吸引力很大。”

900的副本.jpg

事实上长安乃至其它自主品牌的性价比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配置大多足够让人满意,至于相对的区别大概就集中在空间方面,像CS75 PLUS提供了(4670/4690) 4700x1865x1710(1700)mm的三围尺寸,2710mm轴距相对吉利博越(参数|询价)的2670mm、广汽传祺GS4(参数|询价)的2680mm都要占优,身材规格多少占了些优势。

105.jpg

坐进后排简单体验了一下,CS75 PLUS的腿部空间确实十分充裕,而且座椅靠背还能调节,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躺的姿势,另外后排中央地台也是纯平的,整个后排能给人不错的开扬感,小编在与店内看长安CS75 PLUS的消费者交流时,他们也对乘坐空间很满意。

如果要挑刺的话,CS75 PLUS后排座椅的坐姿有点低,坐上去后大腿有一部分是悬空的,另外它的仿皮座椅材质稍微偏硬一些,摸起来触感不够细腻,容易给人廉价的印象。

9的副本.jpg

此外关于销售人员口中的“长安汽车有品质保障”,一部分是体现在了动力选材上,像CS75 PLUS搭载的是四缸1.5T发动机+爱信6AT变速箱和2.0T+爱信8AT变速箱组合。另一方面,销售人员也不忘提销量紧跟在CS75 PLUS身后的吉利博越和荣威RX5(参数|询价),其中博越的1.5T三缸发动机、荣威RX5的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多少让人不太放心,成熟度远不如CS75 PLUS的靠谱。

不过后来小编在店内跟其他看车用户交流,问他们对这样的动力总成差异有什么看法时,得到的大多数是“不清楚”、“没有研究”之类的答案,这大概也和长安的受众年龄稍大有关,他们对于汽车资讯并没有太多留意。

402的副本.jpg

10的副本 3.jpg

另一方面,CS75 PLUS在动力参数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像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78(131kW),最大扭矩265牛·米,2.0T则是233马力(171kW)/360牛·米,百公里真实油耗分别为8.5升和9.7升,全系配备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整体表现符合该级别SUV的正常水平。

2的副本.jpg

300.jpg

虽然部分消费者对于CS75 PLUS的动力组合没有太多关注,但最先打动他们的肯定是突出的造型设计。该车采用了近乎贯穿式的LED日间行车灯设计,硕大的熏黑格栅、扁平大灯以及前杠两侧的开口都在努力塑造凶悍表情,另外车身也加入了一些红色线条来作点缀,且还有双边四出的排气尾喉,由此给人呈现出凌厉的运动风范。

201.jpg

202.jpg

坐进车厢最容易被吸引到的当然是双12.3英寸连体大屏,目前这套设计已经被不少品牌玩烂了,而且大多都有一个共同弊端,就是黑色边框很粗,看起来没有奔驰那样的高级感,不过自主品牌最厉害的还在智能应用方面,像CS75 PLUS就提供了车载微信,支持查看微信的未读消息、发送消息和语音通话功能,本土化应用更贴合用户需要。

204.jpg

另一方面,CS75 PLUS为了塑造高级感,车厢内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基本都采用了软性材质,同时像连体大屏的边框、车窗按键区域、空调出风口、方向盘等位置均有镀铬装饰,加上中控台还主推触控操作,质感塑造力度在同价位市场里比较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T车型采用的电子挡把,1.5T版本则还是传统的机械挡把,这样的选材差异多少也在预期之内。

◆长安汽车涅槃重生?

401的副本.jpg

在长安CS75 PLUS推出之前,长安汽车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销量滑坡期,从2017年到2019年,长安汽车从合资到自主板块的销量都在往下掉,几乎没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爆款车,直到去年9月长安CS75 PLUS上市后,才助推长安CS75系列重回月销2万辆以上的水平,其销量在逼近哈弗H6之余,也带动起了整个长安系销量的复苏。

303的副本.jpg

从CS75 PLUS开始,长安很明显的一个转变就是全面“PLUS”化,逸动(参数|询价)、CS55(参数|询价)、锐程CC(参数|询价)等都纷纷推出PLUS版本,也都换装了全新的熏黑格栅和连体大屏设计,从外形个性到内饰质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赋予长安“第二次生命”,像7月逸动就以1.8万辆销量问鼎了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冠军,助推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7月销量同比劲增49.9%至12.4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自主品牌板块,长安系合资板块对比去年同期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其中7月份长安福特销量同比增长20.2%至2.2万辆;长安马自达7月销量同比增长3.1%至1.2万辆,合力助推长安汽车7月销量同比增长38.5%至16.5万辆,同时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增长6%至99.6万辆。

312的副本.jpg

此外再对比其它竞品的7月销量成绩,吉利汽车增长约15%,长城则有着30%的增幅,反之上汽集团仅微增4%,这样看来还是长安汽车最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今吉利汽车的市值已经超过1500亿元,长城也有1260亿元市值,至于上汽集团则更是高达2100多亿元,但长安汽车却还不到600亿元,显然未来的市值发展和管理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310.jpg

事实上,长安汽车股价曾在2015年一度超过了25元/股,如今还不到12元/股,很大程度是由于过去几年合资和自主板块的销量快速下滑所致,这也迫使长安对合资板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以1元现金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铃木由此退出中国市场;转让长安PSA的50%股权等等,长安均通过结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止损。

反观当下长安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方面开始有了复苏迹象,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7.8%至近12万辆,长安马自达则累计下滑了6.5%,考虑到马自达说过未来2年除了给现有车型更新换代以外,将无其它全新车型发布,因此未来长安马自达的发展并不乐观。总体而言,如今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的体量都偏小,对于集团的销量贡献有限,未来要想提高市值的希望仍需寄托在长安自主品牌身上。

100的副本.jpg

为此,长安也准备了“加减法”的两套打法,其中“减法”是官方在过去两年里淘汰了20多款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整车和发动机共计100多万辆的落后产能,成本大概下降了15%~20%,管理效率提升了20%;至于“加法”毋庸置疑就是全面“PLUS”化,旗下现有车型均通过改款对内外饰全部革新以提高市场吸引力。

21的副本 2.jpg

在此基础上,长安面向未来的全新车型还少不了实现高端化,其中今年6月上市的长安UNI-T(参数|询价)正是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全新“引力”系列,该系列也将成为长安“CS”体系以外的又一主推系列,未来引力系列还将推出4~5款运动型轿车和SUV,通过运动化个性来赋予长安汽车更强的品牌魅力。

从目前长安UNI-T上市的这一个多月来看,其累计销量已高达2.1万辆,这对于一款紧凑型轿跑SUV来说实属不易,这样的好成绩必然也为长安的品牌向上注入了不少信心。

335的副本.jpg

与此同时,支撑长安汽车持续发展的离不开大笔研发投入,从“十一五”规划至今,长安每年将超过销售收入5%的费用花在研发方面,累计已投入近1000亿元,其中官方在2017年启动“香格里拉”计划,目标在今年建成三大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实现全系产品电气化。

从目前发展来看,长安在前期的新能源汽车还是主推“油改电”产品,包括已推出的逸动、CS15(参数|询价)、CS55等纯电动版本,虽然这样的做法和吉利、荣威等其它自主品牌无异,但品牌造势上却明显不如吉利的几何品牌和荣威的R品牌,或许长安仍希望将资源集中在未来的全新平台车型身上,过渡性的“油改电”产品只要能满足双积分要求就好。

403的副本.jpg

与“香格里拉”计划相辅相成的,还有2018年发布的“北斗天枢计划”, 该计划目标从2020年开始长安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于是我们看到这两年长安改款的“PLUS”基本都换上了连体大屏设计,并辅以智能网联功能来迎合用户需要。

14的副本.jpg

当然“北斗天枢计划”更重要的内容还在自动驾驶领域,包括2020年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2025年量产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车型,其中今年3月,官方在长安UNI-T身上举行了国内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不过由于目前自动驾驶级别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划定,因此像“L2.5”、“L2.99”等不同概念都有被采用。

事实上长安UNI-T还只能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层面,多数情况下仍需驾驶员主导操作,因此未来自动驾驶能力能否成为长安的一道利器,这点还要更多时间来观望。

《我有车》总结:在经过前段时间的销量下滑以后,如今长安通过“PLUS”迅速提振了市场表现,并且逸动已经顺利问鼎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的月度冠军,CS75 PLUS则与月度冠军仅一步之遥,如此迅猛的复苏势头大概此前没有多少人能想到,尤其还是在车市下行的阶段里,可以说长安这样的成绩含金量很高。

同时,随着采用了最新家族设计的锐程CC和CS55 PLUS上市,长安的“PLUS”版图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这也为长安汽车的整体复苏再次注入新动能,如果你对长安的未来发展抱有信心,现在买点长安汽车股票大概不容易被套。《我有车》还有更多原创新车/降价行情报道哟,快来获取第一手买车、用车资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