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参数|询价),作为比亚迪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最新贡献,究竟具有怎样的份量?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买新能源车后悔不后悔。答主作为唐DM(参数|询价)车主的回答是"后悔"。

他开着唐DM长途自驾游,走遍了湘西川西,游历了很多不收费的景点,全程国道,也走过不少烂路,爬大坡用电,下长坡回收电能,随车携带不同充电接口,吃饭住宿同时充电,快充慢充自由切换,还不时在野外吃煎锅烧烤,油耗比传统燃油车节省一半。一个药学专业的大二男生,玩得潇洒自如。他后悔的是没能早一些享受插电混动车自驾游的自在生活。对爱车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正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品质、性能、实用价值和亲民价格,让新能源市场不断升温,市场接受度快速提高。

7月12日上市、售价为21.98——27.95万元(补贴后)的比亚迪汉,将是对新能源市场升温的又一次推波助澜。汉上市第二天,比亚迪股价大涨;预售20天,收获订单1.5万辆,上市5 天新增订单过万,到目前累计订单超过3万辆。

上市会上,比亚迪官方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汉是比亚迪创新实力和技术底蕴的呈现(大意)。有份量的产品,才会在市场产生强烈反响,才会发挥出左右市场的导向力量。

其重磅之重,远超这款车型的价值本身。

这是一款方向性的产品

专注执着的成果将激励比亚迪更专注,坚持新能源方向更明确,信心更坚定。

汉是历经十年深耕研发、技术至上的执著的成果。多年积累,一车呈现,汉蕴含着新能源巨大的潜在价值。

这是一款鉴证着比亚迪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和创新实力的车型

从王朝系列开始,业界普遍感到比亚迪迭代创新实力进入新境界。

从比亚迪秦(参数|询价)开始,唐、宋、元、宋Pro(参数|询价)鱼贯而出,迭代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到了汉,"安全、性能、豪华"均衡呈现,技术实力到达巅峰。

这种能力的释放还在持续。

专注,解决坚持的方向,实力,解决实现目标的速度。

搭载高性能高集成碳化硅MOSFET电机控制模块的汉EV(参数|询价) 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加速全球最快,刹车距离最短(32.8米),80公里/小时的中国中大型轿车麋鹿测试成绩最佳。汉EV超长续航版的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可达605公里。长续航背后是全球新能源车最高的能量回收效率、中国同级别量产车最低的风阻系数、双银镀膜挡风玻璃等技术实力的支持。作为中国加速最快的插电混动轿车,汉DM(参数|询价)四驱性能版豪华型零百公里加速只需4.7秒,提供81公里的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和超过800公里的综合续驶里程。汉EV60(参数|询价)5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意味着纯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已经非常接近,纯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目标已经接近大功告成。而汉的出现,让这一目标的完成获得了最新加速度。

这是一款开启比亚迪豪华之路的产品,首开中国中大型新能源高端化豪华轿跑车先河

汉通过Dragon Face设计语言获得豪华符号,从采用双龙并型·性能美学设计语言的外观造型和采用环抱式品格设计语言内饰的内饰打造豪华。以豪华为骨、传统为韵,左右对称的品字形布局营造出和谐大方的中式豪华气质。

汉通过高度智能化打造豪华底蕴,通过囊括了ACC-S&G停走型全速自适应巡航、CSC弯道速度控制、FCW前向碰撞预警、AEB-CCR自动紧急制动、AEB-VRU行人识别/保护、EBA紧急制动辅助、ESS紧急制动提醒、LDWS车道偏离预警、LKS主动式车道保持、HMA智能远近光灯、TSR交通标志智能识别的全系标配的DiPilot(参数|询价)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赋予豪华的内核。后期可以升级的方式实现ICC智能领航系统、ICA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等更高级别的功能;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和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提供BSD盲点监测系统、LCA并线辅助系统、RCTA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W后向碰撞预警系统、DOW开门预警系统等领先功能,让豪华实至名归。

比亚迪汉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研发测试设备。其可以95%还原真实用户使用路况的整车耐久实验台,将原本定义在30万公里的整车使用寿命,直接提升至60万公里。豪华品质见证豪华。

低成本优势助力获取更多潜能 注定让后劲勃发

相比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汉EV车型采用的刀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显著提升,其成本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降低13%,比三元锂电池降低28%。采用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单车成本降低0.77 万元,大幅提高了单车盈利水平。而且比亚迪产品矩阵更丰富,规模得以扩大,规模成本优势突出,这都将成为潜能得以蓄积的源泉。潜力的持续释放,让比亚迪迭代创新实力更强,速度更快,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比亚迪汉上市不到一个月,颜值夺目、配置ALL IN、再次定义中国旗舰SUV的2021款唐预售发布,全新纯电动SUV 宋PLUS EV(参数|询价)预计也将于9 月发布。紧锣密鼓,新品迭出,重磅车型压阵,竞争力持续提升,新能源市场格局注定要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