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数据,6月份只有德系和日系车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同比增长。从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大家都在下降,但德系和日系的降幅明显小些——实际上,两者加起来已经占了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德系领先,销量超过206万辆。仔细研究数据,笔者注意到,德系车的繁荣,其实是靠着BBA在撑门面,像大众这样的巨无霸,上半年销量实则已经开始连跌,今年上半年更是拖累大盘乃至整个德系车的“元凶”!不信?我们先看乘联会数据,上半年BBA三大豪华品牌合计销量82.4万辆,同比增0.86%,同期大众品牌销量为102.2万辆,同比跌27.68%。参照乘用车市场上半年22.5%的降幅,大众品牌的确扮演着那个拖动大盘下行的“绝对主力”角色。▲德系品牌近几年上半年销量,数据来源:乘联会从厂商的角度看,南北大众依然是行业巨头,市场份额达到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五分之一。但下滑也显而易见,上汽大众下跌25.3%,一汽大众如若去除掉奥迪的数据,跌幅也是相当难看——看来,“碰撞门”加上疫情,对大众的影响还是相当明显的。而BBA阵营整体上销量与去年同期保持平稳,无论奔驰、宝马还是奥迪,已经可以用“默契”来形容,销量彼此之间十分接近。综合来看,德系销量虽然坚挺,但大众的表现并不好,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德系的表现。下面从车型的角度,来看下德系品牌的表现。无论轿车还是SUV:BBA才是真硬核在高端市场上,BBA的统治地位早已形成,并且优势越发明显。上半年奥迪A6的表现堪称惊艳,因为不仅位列C级车头名,增幅更是创下61.2%。而且,正是得益于A6L的强势,才弥补了A4L下滑造成的缺口,此消彼长,加之Q5L超过两位数的增幅,确保了奥迪品牌的同比增长,以及一汽大众整体数据跑赢大盘。在奔驰阵营,GLC、E级、C级三款绝对主力车型的销量都很坚挺,6月份纷纷超过1.5万辆,单月增幅亦分别呈现出45.3%、38.5%和22.7%的傲人成绩。甚至,GLC还蝉联上半年豪华SUV榜首。同样的,宝马5系(参数|询价)、3系和X3的表现也都很稳定。尤其是新3系,在向更讨好消费者的方向进化之后,上半年销量达到66787辆,取得了10%的同比增长,成为宝马最畅销的一款车型。加之X1等入门级车型远优于对手的发挥,宝马品牌上半年的表现丝毫不输给两位老对手。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大众身上,毕竟,数十年来这都是国内车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就体量而言,无论轿车还是SUV,大众依旧是德系主力军,因为BBA即便是销量全加起来,也赶不上大众一家。只是这个主力如今的表现并不算亮眼。尤其是上汽大众,朗逸(参数|询价)的销量冠军被轩逸(参数|询价)夺走,其他车型的表现也不理想。像帕萨特(参数|询价)、桑塔纳(参数|询价)等传统优势车型并没能进入前十名。而SUV方面途观40.6%的下跌幅度非常刺眼,排名榜上的地位随时有可能被“自家人”探岳(参数|询价)取代。再看一汽大众方面,宝来(参数|询价)和速腾(参数|询价)销量都还比较稳定,稳居销量榜前五,唯独原主力迈腾(参数|询价)优势不再,跟帕萨特类似,如今已混迹到轿车销量榜20名左右去了。但在SUV板块,一汽大众凭借探岳的优秀数据,在前十榜单谋得一席之位,而且,其近70%的涨幅非常喜人。从上半年整个市场的综合情况来看,在受疫情冲击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德系SUV仍然实现了11.1%的正增长,与美系SUV是唯二在这场寒冬中依旧火热的车系。而在整体下滑的轿车板块,得益于BBA的巨大优势,德系轿车依旧是销量最高的,但受累于大众及其子品牌的颓势,德系轿车的降幅已经超过日系,这也是德系今年上半年的隐忧。线下探店,德系人气如何?实践出真知,光看数据对问题的理解还不够直观。7月下旬一个工作日的下午,笔者来到了重庆汽博中心,对几个德系的销售终端进行探店。奔驰的店里不算热闹,但也不冷清。除去三三两两看车的人,在洽谈区和缴费区笔者也都看到了客户。近几年来,BBA都开始向中低端市场下探,从市场反馈来看,效果并不算十分明显。根据店员的叙述,奔驰现在卖的好的还是C级、E级和GLC这些,这和上文的销量数据也是不谋而合。不过店里对A级的宣传看起来还是很让人动心的。“人生起步即奔驰”,“何必输在起跑线”,结合店员最低17万的报价,确实有些令人心弛神往。宝马店里人意外的多,销售小哥对笔者说这还只是工作日,周末人更多。据销售小哥介绍,店里的顾客来看3系和5系的居多,SUV层面则以X3和X1为主,而笔者在店内停留的时间里,除了我之外对1系有兴趣的顾客确实不多。笔者的直观感觉,宝马1系(参数|询价)的内饰比起奔驰A级在豪华度上差了一点,而销售小哥向笔者推荐了价位相差不大的X2,这台展车是店里卖剩下的最后一辆1.5T款型,据说该车要出新款了,现在优惠力度相当不错。本来,汽博中心是没有奥迪4S店的,不过笔者在转盘中心发现有个奥迪的展台。在一圈展车中,奥迪A4L(参数|询价)摆在了C位。从销量来看,其是仅次于A6L的奥迪第二大销量支柱,4月份上市的新款可以说很有竞争力,看这台展车的人占多数。上汽大众的4S店由于店面升级,临时转移到了对面的简易棚里,但这样依旧有不少来看车的人。据工作人员讲,热销的朗逸可以占到店里每月销量的三成。在一汽大众的店里,笔者停留得最久,店里看车的人有三四个,工作人员服务非常热情。据店员讲,这家店销量很好,单探岳一款车每月就能卖40台左右,当然,速腾卖得更好。两家大众店走下来的整体感觉,在消费者层面还是很受欢迎的。抛开优惠因素来讲,在30万以下的市场上,大众品牌的口碑和实力也都有优势。不过笔者隐约中有个感觉,大众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也许,商务感和年轻范是两个不相容的属性,而这种属性差异笔者认为在今后会对大众的销量有一定的影响,毕竟汽车的消费群体已经在发生变化。整个走访下来,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德系车的市场欢迎度还是相当高,只是大众品牌相比BBA对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差了一点。而BBA阻挡年轻消费者唯一的障碍就是价格了。其对低端市场的下探,在价格上看起来很美,但产品力(空间、配置等)对比其他合资品牌同价位车型还没什么优势,更多只是一种品牌上的吸引力在拉动年轻消费者。德系“情怀”真有用吗?有些朋友说,国人对德系车有一种情怀。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网上的车友群体里也做了简单的对话。讨论为什么在国内大众销量好时,有人觉得“国人比较认牌子”,有人觉得,“大众能够代表德系品质”,而“德系比其他系好使”。更有年轻的车友在考虑换车时,家人问道“别人都买大众,你为啥不买”。算不上严谨的数据调查,但简单的对话也能够看出,一些车友对德系确实是有情怀存在的,这种情怀也会有意无意的影响身边人对汽车品牌的印象,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位暂时还没买车的年轻朋友表示,十几万的话就考虑高尔夫之类的,如果家里提供一些资金支持,那肯定上BBA。细问原因发现,其实这位朋友对于配置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只是多年来形成了对德系惯有的偏好。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真的有情怀,也是源于之前多年来用户口碑的积累。而过去的成绩并不能代表现在。所以如果不能保持好口碑,这种情怀随时可能贬值。近几年的新闻中,无论是大众还是BBA,都出现过一些负面新闻,这对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是大于情怀的。同时,正如上文提到的,如何获取新一代消费者的芳心,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问题。BBA尚且有品牌的优势,但大众这样的老派品牌,如何在商务和时尚之间进行取舍,更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近年来,在中低端市场国产品牌从配置到设计上都展现出了强大实力,尤其是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方面,表现比起德系品牌更为积极。如果说高端市场需要保持一定的调性,那中低端市场太端着,无异于把销量拱手让人。德系品牌,尤其是大众,在年轻化方面笔者认为需要有大的转变,不能总是抱着过去的坛坛罐罐不放,不变革,就只能等着被超越。总结两句在上半年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德系的成绩不算糟糕。通过各个角度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德系在整个市场都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高端市场更是具有绝对统治力。不过这种局面之下,也隐藏着很多危机:日系的力量也非常强大,轿车市场的销冠王被轩逸斩获;自主品牌整体上都在崛起,在SUV市场上攻城掠地,在轿车市场也虎视眈眈。而围绕德系关于品质的质疑一直存在,过去的口碑能为德系提供多大的光环?车标的加成还能否继续灵验?这都是德系品牌在未来面临的问题。时间会检验真理,时间也可以检验产品。笔者相信,汽车市场的根本还是要立足在产品力上,其他加成终究会有失效的一天。德系往日的荣光建立在品质上,日后也需要建立在品质上,建立在用户需求上,建立在时代潮流上。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