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进程中上汽通用别克大放异彩,动力电池技术是根本
如果说现阶段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那么“新四化”一定会被搬上台面。所谓“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在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电气化将逐渐取代机械化,网联化、智能化也将逐渐普及,成为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对于传统的汽车制造品牌来说,新能源部分一直都是产业短板,尤其是美系品牌。不过别克在整个行业中的表现却足够让人惊叹,旗下微蓝系列新能源汽车以其出色的电控性能取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别克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

通过十余年的行业积累和深耕,通用汽车已经在动力电池的设计、研发以及制造等领域有了深厚的积累。作为对新能源市场的全新尝试,别克新能源系列中的微蓝7(参数|询价)纯电动SUV和微蓝6(参数|询价)插电式混动车型使用了最新一代的通用高性能三元锂离子电池,这套电池系统也以其高标准的安全性、耐久性收获了别克新能源用户的一致好评。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崭露头角,领先的技术优势是关键。通过对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持续研发,通用在电池组的模块设计、电池的封装技术以及温控管理等动力电池的关键领域取得了业内领先的成绩,其技术还获得多项专利。以微蓝7和微蓝6 PHEV为例,其动力电池系统均按照全球最高的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及检验,相关的电池组模块、温控系统以及三电安全等也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才有了用户如此满意的使用体验。

目前,业内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还未掌握动力电池技术,因此只是单纯的与电池厂商合作,外购动力电池进行组装。但是上汽则完全不同,在电池的开发过程中就介入参与,微蓝7和微蓝6 PHEV使用的高性能三元锂电芯就是在LG化学先进的技术方案之上进一步优化的产物。此外,单有技术先进的电芯,但是没有先进的温控系统,车辆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微蓝系列搭载了通用汽车专属的电芯级智能温度管理系统,并且根据车身结构进行了量身设计,先进的散热设计能够保障电池一直处于-35℃~55︒C的宽泛环境温度下工作且性能稳定。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动力电池系统不仅占用了大部分的空间和重量,而且其安全性也是整个行业中最为关注的话题。微蓝系列新能源车型一直坚持正向研发,采用了大量的轻量化材料,在有效降低重量的同时,还为电池包提供了更高强度的防护结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达到了IP67级,也就是说在水下1深处浸泡30分钟对设备不会有影响,你猜的没错,就是跟iPhoneXR一样的防水级别,从而有效的保障了电池组的防水性能。此外,车辆还使用了带加强筋的钢制托盘设计的底盘,有效的防止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因为拖底而造成的电池损伤,毕竟如果电池组遭受应力损伤的话可是会发生泄漏、爆炸等严重的后果。

当然,仅仅是理论安全还不可靠,能够经受住严格的测试才能够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足够放心。通用汽车在美国和中国都有独立的电池实验室,并且设立了独立的电池试制生产线,在每款电池正式应用之前,必须要在实验室经过长达3-5年的测试,测试项目涵盖碰撞、浸泡、火烧、过充、过放、短路、盐雾等10余类极限试验,在温差范围-40℃~85︒C的环境舱下,足以模拟极热、极寒等各种使用场景,从而全面的保障电池的使用安全。

之所以通用旗下的动力电池能有如此突出的性能表现,不全是先进设计及科技的功劳,严格的生产标准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15年上汽通用的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在上海浦东金桥成立,其采用与北美一致的全球领先生产工艺,并且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和网联化,微蓝系列的高性能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是在上海中心完成生产。在电芯堆垛和电池模组装配等关键步骤中,整个组装流水线实现了全自动化,并且有高规格工艺精确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工装配的失误,提升了质量的可靠性。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别克的动力电池从源头把控品质。微蓝系列动力电池的每一个关键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实现了实时的数据采集,并且还通过完备的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可实现后续精确的零部件追溯。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车辆的产品质量一直都是汽车品牌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决定一个品牌是否能被消费者高度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依托于世界领先的电气化技术和经验积累,别克的动力电池得到了有效的质量保障,也决定了它在行业竞争中展现出绝对的优势。这不仅是微蓝系列卓越性能表现与舒适驾乘体验的核心,也是用户安心用车的根本保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