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周密集拜访了一圈车企,讨论的话题除了如何做好电动车之外,自然也包括怎么做好补能的话题。我发现,在考虑买车的时候,除了车辆本身的续航能力要强之外,有自带补能体系也成了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

说白了,续航永远是电动车使用的最底层体验基础,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两个路径,要么单次续航足够长,让痛苦的充电频率降下来,要么提供超高速的补能渠道,让痛苦的充电时间降下来。而前者要么需要极高的单车成本,要么需要等待技术进步;但补能策略的提升,则和厂商的视野及良心关系更大。

图片

昨天回来的路上,正好看到了@Blood旌旗 关于自建超充的分享,我和@安公子行寝夜色 先后购买了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和小鹏P7(参数|询价),看重的也是自有快充体系的便利性。

快充体系的最大优点还是便于扩充规模,相对于其它补能方式,较低的成本和建设难度可以让快充规模在核心区域高速扩张,并在种子城市小范围提供体验,特斯拉的超充在国内建设了7年多了,刚刚突破760个站点,小鹏的超充从2018年开始,现在也有了159个站的规模。

自有快充第二大好的体验就是专车专用,这一点还可以拆分成以下几点:

1、场地尺寸和充电枪位置为了车型做优化,可以方便的停车和插入;

2、支持即插即充,这背后要求充电桩能够识别车辆的车架号信息和用户的账户信息,可以直接跳过传统充电的扫码鉴权过程;

3、更稳定和快速的功率提升过程,不仅各家的充电桩都能达到各自车型的最高充电功率,而且充电启动的速度也更快,小鹏超充可以在15s之内达到开始快充的效果;

4、车主权益,基本这些站点都有明确的道路指示,新一点的还有地锁,不用担心被占桩。

5、车机联动,可以通过车机快速找到充电站位置,还可以了解更多的细节,特斯拉的车机现在已经可以明确查看充电桩的占用比例,小鹏的甚至还可以通过车机联动控制地锁,对了,全场景语音也可以导航去超充站。

第三点好处就是更便于做用户福利,除了影响用户决策之外,一些实打实的好处已经成为购车时会实实在在去算的账,特斯拉最早搞过免费超充,不过现在3和Y已经没有了,小鹏去年开始给车主3000kWh/年的免费自营超充额度,基本可以支撑家用车一年15000km的免费用电,我司同事的P7即便家里有家充桩,为了薅羊毛也经常去办公室下的超充蹭电,而最近小鹏开始试营业在首都机场T3提供超充和免费停车,作为一年也就出差个小一百次的人,我不得不说这对媒体从业者来说诱惑也很大。

而最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基本是统一的,无论你在全国哪个城市,什么位置,视觉、技术、体验、服务商的感知都是可以维持相近水平,而不需要像第三方一样不断撞大运去一一尝试,这对于需要提前做补能规划的纯电车型来说太重要了,另外,大概率上讲,一个车企决定做自营超充之后,之后服务的质量随着企业规模和财务水平的好转,服务质量理论上只会越来越好。

当然,由于用电规模、场地数量,甚至是现在各家在商圈、交通枢纽的排他性建设,其实这种模式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小了,我们很难想象每家品牌都去构筑自己专有且独占的快充网络,也许再过几年,这就成为了先发车企的重要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