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观察 《车评社》第386期:(一)吉利为何干不好新能源汽车?

前言:不得不承认,蓝色吉利行动还是失败了。

还记得5年前,吉利汽车雄心勃勃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吗?彼时的李书福坚信,五年后的吉利肯定会从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彻底转型。

而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更是在当时的战略发布会上唾沫星子乱飞,坚定地讲述了“蓝色吉利行动”的核心内容,最重要的是还给出了五项要实现的承诺。

这里要画个重点,五项承诺分别为:

1、率先承诺提前全面实现2020年国家第四阶段企业平均5.0L/百公里燃油消耗限值;

2、实现消费者用传统汽车的购车成本购买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梦想;

3、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4、在氢燃料及金属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5、实现新能源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对此,安聪慧还进一步表示:“蓝色吉利行动”吹响了吉利在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打造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号角。

而五年后再来看,这口号“吹”的确实震天响,执行的结果来看却是一地鸡毛。

五项承诺,变“空头支票”

据车评社了解,吉利新能源在上半年的总计销量为18020台,仅占上半年总销量的3.4%。

而号称是“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的新能源汽车"几何"仅卖了1165辆,较去年同比大降72%,整个新能源及电气化车销量同比大降49%,占吉利汽车整体销量的5%。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组尴尬的数据不完全是外部市场行为,而是被吉利自家的“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和渠道内部消化而来。

为什么会这么差?

其实,从市场来看,吉利新能源车型的存在感很低,别说和比亚迪比,销量也早已被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超越。

有人会说,今年比较特殊,各个行业都不太乐观,所以吉利新能源表现差。

为了睡说服你,咱们把时间线拉长。

再从吉利发布的2019年销量数据来看,其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位居中国品牌销量第一,但我们要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比不足10%。

不论从哪看,这个数据都很尬。

事实上,吉利在发布“蓝色吉利行动”之后的两年里,自家产的新能源汽车并无大作为。

比如,在2016-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暴涨,而吉利却只推出了帝豪EV(参数|询价)、帝豪PHEV(参数|询价)两款产品;而在小微型车称霸电动汽车市场时,吉利主打的却是主流家轿车型。

2016年7月,吉利还减持了知豆与康迪的股份,彼时知豆和康迪的小型电动车卖得火热,抛弃这两家企业,无异于抛弃了新能源车市场。

果不其然,2017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仅为2.5万辆,被竞争对手比亚迪和北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2018年,是吉利的关键一年,也被吉利认为是新能源元年,除了低端车型远景系外,帝豪(参数|询价)、博瑞(参数|询价)、领克车系都有新能源产品上市。

可即便如此,销量暴涨的还是更加耗能的SUV车型。从2018年销量来看,博越(参数|询价)、远景、领克等SUV及“跨界”车型销量高达85.4万辆,同比增长34%。

而新能源车只售出6.7万辆,占比4.47%,就算占比达到5%,距90%这个目标还是太过遥远。

可以说,“蓝色吉利行动”从那时起,就已经沦为业界笑柄。

车型少,定位乱?

那么有人问了,如此不堪的销量是因为车型少?定位乱造成的吗?

其实,在吉利新能源汽车的成立之初并不成熟,如此定制新能源汽车战略有点“大跃进”的意思。

比如,在2015年推出帝豪EV车型,市场销量不佳。而在沉寂两年后,2018年帝豪GSe(参数|询价)上市,但是市场反响很是一般,因为两款车型均为"油改电"车型。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吉利近年来着力打造纯电动汽车,但是受制于传统车企限制,其宣传的几何A(参数|询价)也不是一个从头打造的全新纯电平台。

不过吉利并没气馁,在推出几何之后,又打出了“极星、枫叶、还有未来的smart”等多张牌,如果再加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的远程汽车和伦敦电动汽车,吉利控股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已经有6家。

在面对新能源大趋势时,吉利不能错过,也不想错过。

但事实是,吉利众多的新能源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不强,似乎又出现了历史上相似的一面,与曾经的英伦、帝豪、全球鹰尴尬场景如出一辙。

归根结底,吉利汽车并没有出过爆款新能源车,“多生孩子好打架”行不通,所有品牌的新能源加在一起,不及他人一款新能源品牌。

即便是吉利迅速又推出了几何C(参数|询价)、极星也动作不断。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处处"慢半拍"的吉利,正错过了一个个风口,而现在汽车产业转向纯电动化,吉利的市场如何保住也是个问题。

战略失误,谁的责任?

面对新能源战略的失利,或许吉利内部更加人心惶惶。

此前,有关吉利汽车被称变相裁员话题发酵,甚至还传出了吉利“变相裁员”的丑闻。

网传多位人士透露,吉利汽车将原有2521业绩考核机制升级为2422,其中有20%员工将被评为C级,认定能力不胜任岗位,或派驻一线或进行无意义的培训,有称之为“蓝海计划”,而实际确实为了裁员巧立名目。

此外,吉利新能源“一哥”郑状被吉利高层“下课”,而由刘智丰接棒,他能否继续支撑起这个“梦”还有待观察。

今天不早了,明天,我们继续聊聊吉利新能源的“人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