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合肥后,关于蔚来中国总部的想象在今天尘埃落定。

签订框架协议七个月后,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的蔚来中国总部于10月9日正式启用。

这是蔚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蔚来中国的业务已经全面展开,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在内的核心业务稳步推进,蔚来和江淮也已经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基地的扩建工作。

合肥有多重视蔚来

今年春天,在蔚来宣布“蔚来中国落户合肥”后,老有人担心合肥投资蔚来会成为“成都锤子手机” 。

如果你来合肥走一圈,可能会理解为什么合肥会心甘情愿支持蔚来。

合肥瑶海区的一个小区,2018年交付,刚刚通地铁4号线,小区地下停车场的D区整片全是充电车位。

在合肥,如果你出行选择叫滴滴,会发现接单的大部分是新能源车型,我们平常所讨论的里程焦虑、充电难,在合肥的滴滴司机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合肥,停车位不像一线城市那么紧张,除非是市中心,我们住在郊区,都有自己的停车位,小区的地下车库也有充电桩,一般300km的续航里程足够了,每天回家都可以充电。” 一位威马EX5(参数|询价)的车主说道。

这个二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甚至是对造车新势力的认可度,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没有一线城市牌照的压力,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我能选燃油车,就不会选电动车。确实如此,但是中国太大了,消费市场和人群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一线城市考虑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因素是牌照,但是在合肥,很多家庭的第二辆车甚至第一辆车都会选择纯电动车。

“充电比加油省钱多了。”这是我跟一圈电动车主聊过之后,得到的最多的答案。在合肥,充电桩不是难题,几块钱的电费可以跑一天,一个月下来省出一笔不小的开销。

提起蔚来,大部分合肥人都知道这个品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蔚来中国总部就在合肥。也就是说,不是蔚来来了合肥,大家才知道,在此之前,合肥人已经接受了造车新势力。

不止蔚来,威马、小鹏的车型,当然少不了本地车企江淮新能源,在合肥的马路上比比皆是。如果从一个汽车媒体人的视角来看,对于造车新势力推出的新车型,我考虑的东西很多,品牌、品控、质量等等,但是大部分真实的车主,买一辆车真的没有那么多想法。

看看一段我跟车主的对话:

——你买威马EX5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这个新品牌没什么造车经验,造出来的车容易有问题?

——没想那么多,我看同事买的这辆车,开得挺好,价格也不贵,我就入手了。

——那为什么不选江淮呢?

——不好看呀,威马EX5好看多了,空间也还可以,比加油省钱多了。

合肥人接受并认可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当地政府数十年的努力。

合肥对新能源汽车比我们想象中要重视得多。2009年,合肥市开通了国内第一条新能源汽车公交线,打响了新能源汽车商用化的第一枪。十年来,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重金,倾力打造,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到整车,一应俱全。不过,近年来江淮、安凯却陷入了瓶颈,发展都有些不尽如人意,让合肥的新能源汽车陷入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尴尬局面,产业升级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投资金额大、产品节能环保、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好,许多城市都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一个豪华但是缺钱的蔚来与一个正在继续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合肥有着极强的契合度,蔚来顺理成章成为合肥市打造新能源之城的一块重要版图。

蔚来择合肥而栖。有了合肥市政府的信誉背书,为蔚来今年的融资计划铺平了道路。拿到合肥战略投资者70亿元投资的同时,蔚来还获得了安徽省中、农、工等六大行104亿元授信,以支持蔚来中国业务的运营与发展。

持续的资金注入直接缓解了蔚来面临的“钱荒”,蔚来方面表示,蔚来中国获得的投资资金及可用贷款额度,加上现有营运资金,将足以支持公司未来12个月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合肥市关于人才引进、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所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建设高水平的蔚来中国总部团队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看来,蔚来中国项目顺利落地,合肥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随着蔚来中国总部的启用,蔚来将会增加合肥团队规模,深化与本地供应链的合作。此外,根据相关计划,合肥市下一步拟与蔚来汽车合作推广建设换电设施,计划在2020、2021年新增换电设施40座。目前已初步选定2020年拟建的20座换电站站点均为国有公共停车场,由合肥充电公司作为建设主体负责实施。

蔚来在合肥看到了未来

落户合肥后,对于蔚来来说,最直接的变化是,困扰已久的财务问题已经解决。

蔚来和合肥的合作方式是,蔚来成立“蔚来中国总部”,将中国资产和业务注入到这个新的实体,然后通过这个新的实体去融资。

蔚来中国的落实,意味着蔚来在国内的融资有了具体的实体公司,也有了一定资金,够逐一展开接下来的动作。今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来讲,我们当然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能性,我们会根据后续中国资本市场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地做决策。”

蔚来CFO奉玮补充称,或将借鉴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的经验,实现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

7月18日,蔚来第50000台整车在合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下线,对于一家成立5年多的造车企业来说不容易。

10月2日,蔚来公布2020年最新交付数据,9月交付4708台,同比增长133.2%,连续7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三季度累计交付12206台,同比上涨154.3%;前8月累计交付量超越2019年全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26375台。

与之销量一路走高对应的是蔚来股价以“十倍速度”强势反弹,年内涨幅达到380%,市值突破260亿美元。

市场运营层面,德银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蔚来的客户引荐率已上涨至62%(2019年为52%),超过特斯拉(52%)和宝马(42%),在中国主流乘用车品牌中居榜首。基于此,德银分析师估算,蔚来第四季度的交付量将达到1.4万辆。

然而,危机并没有彻底解除,正如李斌所说的,蔚来只是从“重症监护室”到了“普通病房”,该努力的还需努力。不过,对于蔚来的员工来说,一个切身体验是,“接待用户过程中,少了一些人问你,你们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蔚来择合肥而栖,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齐短板,也让自己有了转机。

“蔚来中国将努力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李斌说道。

蔚来与合肥,两者是相互成就的,蔚来在合肥找到了未来。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