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一外媒报道称:“疫情之后,中国迎来8天假期,总计6亿人出游,中国是目前最为安全的国家。”

忽然间,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如今,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10个月,除了部分特定场所外,城市中许多地方已经不强制人们佩戴口罩出入,国内新增确诊人数不再令人胆战心惊,生活渐渐回到了正轨。疫情似乎已经过去,但不该成为“过去”。我们应当铭记,应当感恩,应当用某种方式记录下来,致敬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平凡的人们。

《在一起》正是基于此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反映时代题材的电视剧。该剧集结国内一线制作力量,共筹拍10个单元故事,内容均由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的真人真事改编,从普通人视角切入,以真实事件为依托,生动再现抗疫场景,让那些感人至深的大爱壮举,永远被历史铭记。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祈祷与等待是我们大多数人唯一能做的事情,而真正与死神争夺,与时间赛跑,力挽狂澜的时代英雄们,是罹患渐冻症却拖着病躯创造“生命拐点”的医院院长,在停摆的城市里充当“摆渡人”的外卖骑手,艰难回乡只为“同行”抗疫的感染科医生......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组成的钢铁长城,一次次顽强抵抗病魔的侵袭。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跟随两位同行者的脚步重走了一遍坎坷的武汉之行,乐彬(杨洋饰)和荣意(赵今麦饰)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早一点回到工作岗位,和万千同事奔赴抗疫一线。当两人结伴“同行”到武汉时,迎接他们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同行”们,回首望去是蜿蜒一路的医护用车,承载着无数逆行而上的普通却又伟大的医务人员同行者,与“同行者”“同行”,给情况危急的武汉送来希望和力量。

与平凡英雄一路同行的还有中国汽车品牌——长安汽车。疫情爆发第一时间安全复工复产,并紧急调配资源,加班加点生产负压式救护车。长安汽车旗下江铃汽车股份,在接到大量负压救护车紧急生产任务之后,为了确保任务完成,全体员工主动放弃休假,克服重重困难,在昼夜兼程的努力下, 2月1日,2辆江铃负压救护车在火神山医院建成前24小时运抵武汉,支持火神山医院的病人转运,这是全国最早驰援武汉的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在疫情期间,长安汽车旗下的江铃汽车、长安凯程分别接到救护车正式订单2255辆及287辆,有力支援了一线医疗机构的抗疫特种车辆需求。为了及时将救护车送达防疫一线,长安人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的奋斗在生产线上,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产品,为一线抗疫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保障支持。

剧中,作为官方合作伙伴,长安汽车从物资支援、一线执勤到火神山医院建设等与广大抗疫英雄“在一起”同行的画面,让品牌温度掷地有声,为中国品牌企业树立榜样。

当面临一线检测压力时,长安依托自身科技实力,基于CS75(参数|询价)PLUS车体推出全国首创的长安热成像防疫车,该车搭载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有效测温范围可达10米,真正做到“非接触式”体温测量,避免交叉感染,可以有效缓解“人多检测设备少”的防疫痛点问题,弥补固定体温监测点监测遗漏区域,灵活覆盖主要街区及干道。尽显中国品牌技术自信,彰显中国企业的力量。

《在一起》的其中一个单元《口罩》讲述了疫情期间的服装厂老板梅爱华(海清饰),为解口罩短缺的燃眉之急,自己买机器,转行生产口罩。现实里,长安汽车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在疫情期间,长安汽车集团率先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全力驰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面临口罩紧缺的情况下,为了早日复工复产,长安汽车闪电组建生产线,克服种种困难,跨界批量生产长安牌口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长安汽车尽企业公民的一份责任,展现出“长安力量”,体现出大国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精神。

《在一起》通过深度还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团结与勇气,讴歌伟大祖国和英雄儿女,展现疫情期间最真实的人间百态,让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深深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血肉丰满的抗疫故事温暖了国人的内心。

剧中长安汽车与无数抗疫英雄“在一起”的伙伴式温暖形象,让中国汽车品牌深入人心。长安用温度陪伴万千用户,以产品树中国品牌榜样。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