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梅赛德斯-奔驰G 350(参数|询价)(下文简称G 350)正式上市,搭载4缸2.0T发动机+9速自动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售价142.98万元。

G 350和G 500在外观和内饰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有尾标“G 350”才能区分开来。G 350一经上市,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质疑方:“2.0T还是大G吗?谁会加价XX万元提一辆4缸大G?258马力能拉得动吗?”

肯定方:“142.98万元离梦想更近了一步,G 350也是大G,同级中也没有对手。”

产生话题,产生讨论是件好事,但重要的是,面对以G 350为代表的,汽车工业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是继续怨天尤人一般,抱怨自己没有生活在一个传统汽车的黄金年代?还是调整态度,努力让自己去接受汽车工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以军事目的诞生的梅赛德斯-奔驰G级,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充沛的动力作为设计的首要考量目标。对于一辆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悬架等才是车辆的真正核心,至于动力源泉,240 GD那72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似乎就能说明一些事情了。没有概念?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212,其所使用的2.5升汽油4缸发动机,输出也有75马力呢!

(240 GD)

哪怕是功率输出更占优势的汽油版车型,230 G的最大功率也不过91马力,由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需要耗时26秒。真正算是能跟上现代化的交通流量节奏的车型,还得是280 GE,以及G这个字母被改动到前面之后,搭载了3.0升汽油直列6缸发动机的G 300。

(230 G)

(280 GE)

在我看来,千禧年之后开始逐渐普及的AMG版本车型,让我们这种比较晚接触到G级越野车(参数|询价)的市场形成了一种误解,那就是这款方盒子造型的梅赛德斯-奔驰SUV一定是动力充沛,速度极快,且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越野性能和出色的可靠性。但殊不知,尽管AMG G 55开上去的确男人味儿十足,速度也的确到了令人惊悚的地步,但它并不是一款“正常”,或者说是均衡的汽车。

(AMG G 55)

数十年前研发的底盘、悬架和车身,并不适合AMG G 55在公路上高速巡航,或者陷入城市里的车流。突破拥堵时,V8增压发动机发出的铿锵声线的确摄人心魄,加速感的确令人瞠目结舌,但伴随而来的那种不确定性,以及行驶过颠簸时的生硬反馈,从来都不会让人将它和一个有着一百多年造车底蕴的豪华汽车品牌联系在一起。

至于AMG G 55之后的G 63,以及癫狂到极点的G 65(搭载一台V12双增压发动机),我个人只觉得它们是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产生迷茫的代表。当然,我本身负担不起这其中的任何一辆,所以我的言论,也就能体现出类似于“皇上下地刨食儿也用金锄头”的狭隘角度。发自内心讲,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以上3种G级越野车的主人,以便能更好体验一番,顺便打脸自己之前的狭隘言论。

(AMG G 63)

说了这么多,倒不是说昨天上市的,采用4缸2.0T发动机的G 350就有多合理,只不过在这个我们正逐渐失去对于汽车不同种类细分的选择权的时代,为自己并不喜欢,或者并不感兴趣的事物留下一点点的空间,其实是一种有着较高道德感的行为。

(G 350 d)

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纯电动的G级如果在今天晚上接着发布,那么昨天上市的纯汽油版车型是不是马上就变得更为可爱了呢?别觉得这样的事情不会在G级越野车身上发生。当初谁又会想到,Jeep牧马人(参数|询价)会推出新能源车型呢?你敢说未来的普拉多(参数|询价)真不会用CVT变速箱?

G 350的存在,一定有它独特的定义,更何况梅赛德斯-奔驰G级在每位车迷心中的分量也是不同的。或许它仍旧会遭遇一些并不算理智的偏见,但多年以后,当新能源汽车成为主导时,我们才能懂得:原来G 350是那时梅赛德斯-奔驰带给我们的一件还算珍贵的“玩物”。

你会选择梅赛德斯-奔驰G 350吗?

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