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深厚亮点不少,极星2能否成为新能源车中最靓的仔?
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
从知名度上来讲,即便是对汽车行业毫无了解的人也可能对特斯这个名字有所耳闻。
从销量上来讲,月销量轻松过万的Model 3(参数|询价)是新能源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特斯拉的销量不仅是新能源领域第一,甚至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单月上牌量排行中,Model 3还做到了力压众多传统燃油车,登顶上牌量榜首。
Model 3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除了自身的产品优势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几乎没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但随着极星2的陆续交付,Model 3最具威胁的对手已经到来。
从价格上来看,极星2首发版41.8万元的定价显然是要与Model 3的顶配车型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进行对标。
但是从参数上来看,不论是动力、加速时间、续航能力,极星2都处于劣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极星2就完全无法与Model 3相提并论,毕竟任何产品之间的较量都不只是单纯的堆砌参数。极星2与Model 3相比肯定也会有着独到的优势。
对于不太关注汽车行业的人而言,提起极星这个品牌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它的“爸爸”沃尔沃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脱胎于传统车企的豪华电动车品牌极星与特斯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在产品上自然会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这样的差异首先就体现在了做工之上。不论是外观均匀的接缝还是内饰扎实的缝线,极星2都体现出了一家传统主机厂深厚的造车功底。反观Model 3,把它看做是一个大型电子产品或许更加名副其实一些。
当然传统造车底蕴并不意味着守旧。
极星2除了雷神之锤大灯和双C字型的尾灯能够让你看到一些沃尔沃的影子之外,一切都是全新的模样。
整个车身运用了大量的折线、折角和几何图形的设计,塑造出了棱角分明的雕塑感外观,与沃尔沃在售的车型形成了明显的区隔。
甚至就连后视镜都采用了行业首创的无边框设计,在镜面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整体的尺寸缩小了30%。
这样的做法倒是与手机屏幕大边框逐渐演变成全面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总之一个字“帅”就完事了。
除了外观,极星2在内饰的设计上其实也有着不少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别看它循规蹈矩地采用了传统T字型的内饰布局,但仍然有不少创新的黑科技蕴含其中。
比如一坐进车内就能发现车内的座椅材质既不是真皮,也不是传统的织物,而是一种源自专业潜水服的Weave Tech高科技材质,因此它拥有细腻的质感、舒适的乘坐感受以及防水易清洁的特性,几乎是将真皮、织物座椅的优势全部囊括了起来,这样的材质有谁会不爱?
除此之外,眼前那块与其他车型看似相差无几的中控大屏其实也暗藏玄机。
它搭载了原生安卓车载系统,直观简约、操作简便的UI界面与极星2的极简主义美学设计倒也算得上是契合。
当然好看更要好用,在实际的体验中我们再次发现了极星2创新与传统的碰撞。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能够拥有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交互系统、高德地图等功能显然是创新的体现,但严谨的传统车企在功能性方面肯定会有自己的考量。
比如在高德地图中,就有针对纯电动车开发的新能源专属功能。
地图能够根据当前的剩余电量、实时路况等信息,规划出可以行使的路径范围。如果强行导航前往续航里程无法支持的目的地,地图也会显示预计电量耗尽的位置,并提前规划好充电桩。电量耗尽导致抛锚这样的事,恐怕不会发生在极星2的身上吧?
而要说到驾驶的感受,极星2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完善。
不论是转向手感还是制动时线性的脚感都与标定完善的传统燃油车无异,与燃油车最大的差异无非就是响应更迅速、性能更加强大,传统车企的底蕴一点都没有丢。
如果要简单概括它与Model 3的差异,我们认为它们从研发伊始就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极星2更像是在一台传统的汽车上做加法,让一台好车变得更智能、更科技,它的本质仍然是一台好车。而Model 3更像是一部走在时尚科技前沿的电子产品,就如同本田“买发动机送车”一样,特斯拉做到了“买电子产品送车”。那么面对这两款风格迥异的车型,你究竟会如何选择?
蜀锦畅言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极星2在设计、做工、用料、人性化以及豪华感的营造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有传统车企做背书的极星品牌也更加让人放心。
即便如此,我们认为极星2在短时间内的销量仍然无法与Model 3抗衡。
毕竟Model 3最为走量的型号是定价30万元以内的后驱标准续航车型,而极星2目前只有41.8万元的首发版车型可供选择,只有等更加入门的车型上市之后,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对抗才算是正式开始。
注:本文版权归蜀锦传媒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