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消费者什么事”?怎样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向生活低头了?看他有没有给你发拼多多的链接。

回想起这句话走红于网络的时间点,大概应该是在去年“双11”开始之前。那时候的拼多多,凭借着“帮我砍一刀”的病毒式传播方式成功占据了大部分人的社交平台高地。

无论你是老实本分的的Wechat用户还是勇于探索的FaceBook“弄潮儿”,你大概率上都在相关页面上被砍价链接所轰炸过。

但实话实说,虽然拼多多在前期发展时饱受“恶意营销”和“低价低质”的困扰。可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在如今的拼多多上你确实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不少正品行货,甚至是汽车。

不过这也让拼多多惹上了不小的麻烦。

前不久,拼多多联合宜买车搞了一个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万人团,团购价比官网标价便宜4万,且产品保真,全部为全新一手未上牌。之前拼多多也没少组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花钱买实惠,拼多多补贴赚吆喝,本来应该是个双赢的结局。

就在这时,特斯拉却不干了。

活动开展当天,特斯拉就针对此事发表声明表示:

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我司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消费者因上述团购活动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请广大消费者知悉。

纵观这份声明,话里话外透露着一股“不知道,不是我,别瞎买”的意思,再加上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还进行了转评“大家别上当。”无疑是给了拼多多当头一棒。

然而拼多多方面也不甘示弱,直接回应表示平台上面提供的车,的确为正品无疑,补贴也真实存在,只不过为所谓“万人团购”而准备的特斯拉Model 3,只有五辆。

且随后该活动也并没有终止,7月26日拼多多商家“宜买车旗舰店”依旧将为秒杀成功的5名客户提供每名2万的购车补贴费用。

当然,出于对消费者权益以及特斯拉相关条款约束考虑,这批车辆将由消费者向特斯拉官方独立下单,实际支付价格与拼多多拼团价格之间的差值,则由拼多多进行补贴。这样不仅没有损害到特斯拉的利益,也能够让成功参与的消费者享受到补贴价格,顺便还为拼多多赢得了营销效果,可谓十分完美。

原本事情到这里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可没想到就在8月14日,一位团购成功的消费者在提车时表示尾款由拼多多支付,瞬间引起了特斯拉方面的重视,并以认为拼多多或商家用消费者名义下单并隐瞒真实信息的理由,拒绝了向拼多多团购消费者交付车辆。

至于更加细节的原因,则是特斯拉方面认为,在与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发现客户在官网的购车订单并非本人操作,而是拼多多平台用客户的个人信息代为订立,因此判定是拼多多进行转卖。特斯拉因此判断,此举违反了特斯拉“禁止转卖”条款,特斯拉会依据合同违约条款单方面取消此订单。

毕竟,特斯拉自从进入国内之后一直秉持直销的模式,虽然自己之前隔三差五就会调低车型售价,但那始终只是品牌内部调整。如今拼多多打着补贴的口号让Model 3“被“降价,对特斯拉来说无疑是“干涉内政”的意思。

所以在此次事件中,显然拼多多的团购行为可能使特斯拉的品牌声誉受损,一旦此次活动得到推广,日后必定将对其品牌、定价体系、销售体系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但这就代表着特斯拉能够直接取消用户的订单吗?很遗憾,这次特斯拉真的不占理。因为从具体的销售细节来看,被砍单的消费者是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特斯拉官网订的车,且通过特斯拉客服提供的支付信息进行支付,拼多多仅代为完成支付。

相关电子回单显示,特斯拉武汉公司已经分别于于7月28日、8月23日收到1000元、27.055万元,合计27.155万元总购车款项。而后才被特斯拉以怀疑此订单被拼多多或其它商家借消费者的名义下单的名义,判定该行为违反了特斯拉规定的“禁止转卖”条款,从而决定取消订单。

注意上述段落中的“怀疑”二字,这也就代表着特斯拉方面根本没有掌握消费者涉嫌转卖的证据,再加上该订单完全由消费者自己提交,拼多多只是作为其中的部分出资方现身,并不应该影响到消费者的提车流程。

换个更通俗的说法:这就好比自己在买车时由于资金不够找朋友们帮忙凑钱而已,不会影响到该车辆的日后归属问题,故商家不能因为购车款不是来自同一个人就拒绝进行车辆交付。

再退一步讲,即便是拼多多方面替车主提交了购车申请,特斯拉依旧应该按照约定进行交付。因为此时消费者和拼多多产生的仅是代理关系,谁去买车同样不会影响到最终拥有者的变更。

说完了特斯拉,再来说拼多多。其在这次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未取得特斯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公开对消费者表示"和厂家谈了合作"、"肯定经过官方授权才出售"以及万人团购却仅有5台产品库存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涉嫌消费欺诈。

可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二位神仙打架,关无辜的消费者什么事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