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普及100万EV车型 2020丰田技术空间
来源:林林Go
2020-09-07 19:47:14
6月份的时候,丰田技术空间展如期而至,与公众分享了他们布局长远的纯电战略。近日,我们有幸在北京试驾了丰田EV元年首发的三款代表车型:一汽丰田奕泽E擎、广州丰田CH-R EV、雷克萨斯UX(参数|询价)300e。
未来EV产品布局战略 近些年,丰田在中国布局新能源车型、提升旗下电气化车型占比的速度明显加快。早在今年4月份丰田正式公布将EV技术命名为“E进擎”之后。4-5月间,丰田量产纯电车型C-HR(参数|询价) EV、奕泽 E进擎和雷克萨斯量产纯电车型UX 300e就陆续上市了。未来,包含这三款车型在内,在2025年前将有总共10款EV车型进入到中国。 其实,早在2015年,丰田就提出了“丰田环境挑战2050”——2050年力争实现新车二氧化碳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零排放、工厂二氧化碳零排放、努力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构建循环型社会以及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那在这次技术空间,丰田便提出了到2030年电动化车型销售550万台以上的目标。而在2019年6月,丰田在日本正式发布了全新的电动化战略,宣布将电动化战略的“达成时间表”向前拨动了5年。也就是说:到2025年,丰田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约550万辆电动化汽车。

迅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靠燃油车是肯定无法实现的。“丰田环境挑战2050”提出的目标便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在1997年普锐斯上市之后,丰田继续稳扎稳打,掌握了电机、电池、动力控制单元三大核心技术,成为了拥有包含HEV、PHEV、EV、FCEV在内的全方位电动化产品开发的汽车厂家,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丰田还会向着逐步提升电气化车型占比努力。

一部纯电动车,身上重要的部件就是动力电池,而电池的靠谱与否,也与电动汽车本身的安全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因电池自燃引发的车辆起火事件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丰田,一直致力于确保旗下车型的安全性能,针对EV纯电动车型的动力电池安全方面,也有颇为成熟的应对,在TNGA的架构下,丰田针对电池组的寿命、安全、续航等方面都做了专门的调整。

就那这次技术空间上的这三台丰田系纯电车来说,三车搭载的均是54.35kWh的大容量电池包,13.1kWh/100km的电耗性能达到了同级别靠前水平,在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到400公里。数字谈不上激进,但背后的权衡逻辑依旧贯穿了丰田的中庸之道。 电池组方面,丰这三台车使用的电芯都是改进过后的方形电芯,一个电池包内的数量仅为288颗,电芯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单颗电芯体积的提升,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电芯在电池包内的布局就可以安排得更加科学,从而缩小电池包的体积,提升电池包的散热效率。

纯电动车自燃的原因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以为电池包遭受过严重撞击,继而导致电池包内电路短路。而为了防止电池包内部在受到撞击时起火,丰田EV车型的高压电回路被设置在了电池包中央,并用冷风管将电池包包围起来。确保车辆侧面受到撞击时,冷风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降低碰撞所引发的风险。

电池温度控制方面,丰田针对纯电动车的特点为电池单体开发了冷媒冷却方式,通过和室内的空调系统共用的方式,将电池冷却专用的蒸发器设置在电池包内,再使用冷媒积极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风的温度保持在稳定的低温,以实现对各电池单体均衡且高效的冷却,从而能达到对电池衰减带来抑制效果。

而针对纯电动车型冬天续航打折的问题,丰田在电池单体和模组之间又设置了加温器,通过电池芯的升温系统达到精密温控,整套升温系统升温系统在-12℃时加温器会自动打开,而-6℃及以上时则会被关闭,从而改进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活性和稳定输出。而增加的“充电量上限”和“定时充电”功能,也能更好的利于电量在较佳区间内充放,从而减少电池的衰减。

全新的驾控体验
得益于TNGA架构所有的优点,EV车型的驾驶性能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和动力输出特性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除了针对EV车型车体结构特性的调整,丰田也针对电动机重新调整了驱动模式来实现更好的驾驶质感。

很多电动车都存在起步蹿、加速晕眩的驾驶体验。而丰田的三款EV车型针对性地对电机的瞬时出力做出改进,在保留平顺性的同时高度还原了燃油车的加速体验,上手并没有不适感。

总结: 尽管丰田电动化战略,尤其是纯电车型战略启动较晚,但得益于此前混动技术的积累和丰田极具灵活和延展性的架构平台,丰田电动化战略除了明显提速外,其发展前景也是外界一致看好好。而这次2020丰田技术空间,其实只是展现战略初步成果的开始,相信未来丰田一定不会另大家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