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自动驾驶技术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就从现在个车企的表现来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到底是真的具有完全自主驾驶的能力,还是在忽悠消费者?到底是救命,还是玩命?目前仍存在着很大的疑问。

先拿最近安全事故频发的特斯拉来鞭尸:

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国台湾一名Model 3(参数|询价)车主在试用Autopilot功能时车辆发生失控:车辆径直闯过红灯左转,而且直接撞上了正在穿越路口的3辆摩托车。

无独有偶。近日在广州,也有一位Model 3的车主发生了一场匪夷所思的事故:其驾驶的特斯拉Model 3,在开启自动驾驶辅助的情况下,方向盘突然左转并抱死,最终导致车辆撞上了绿化带的树上,车头完全报废,而且该车的安全气囊并未完全弹出。

看完特斯拉这两次"自动驾驶"的表现,不知道你还有没有信心相信自动驾驶呢?其实并非小编有意鞭尸特斯拉,因为其他车企在ADAS方面的表现,也都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谁。

例如在安全领域大名鼎鼎的沃尔沃XC90(参数|询价):

就在上个月,在北京大兴机场的高速上就发生了一场相当惨烈的事故。在开启了自适应巡航的情况下,一台沃尔沃XC90以极快的速度一头钻进了货车底部,车内人员无人生还,而沃尔沃引以为豪的City Safety系统也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再例如,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如日中天的蔚来ES8(参数|询价):

同样是在上月底,一台蔚来ES8在高速公路上开启NOP领航辅助功能时(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先后撞上了一名男子和一台五菱宏光(参数|询价)。别问为什么在高速路上会撞到人,总之蔚来ES8在正常开启ADAS后撞人又撞车的事实是无法公关的了。

看完这些例子,已经有人用生命作为代价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而且,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沃尔沃、蔚来,他们在用户手册上其实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那么,到现在为止,你还觉得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可信的吗?

其实,按现在的划分规则,自动驾驶一共分为L1-L5五个阶段:

其中,L1级的辅助驾驶,车辆的转向和加减速由驾驶员和系统共同控制,而其对环境的观察和激烈驾驶的应对则完全依靠驾驶员;

而要实现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则要等到L5级。到这个时候,系统不仅可以控制转向、加减速、对环境的观察和激烈驾驶的应对,而且还可以实现全工况的车辆控制,完全解放了驾驶员。

但现在实车上搭载的,不过是相当于L2级自动驾驶的ADAS技术而已:这个阶段,也被称作半自动驾驶,平时由系统控制转向和加减速,但驾驶员仍需要负责对环境的观察以及激烈驾驶下的应对。

总之,现在还没到解放双手双脚的时候。而且说到这个,问题来了:如果使用ADAS辅助驾驶出现了事故,那应该由谁来担责呢?

是ADAS零配件供应商?汽车厂商?还是驾驶者?

不好意思。按照目前工信部的规定,L2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有限的运营条件之外发生的事故,是需要由驾驶者来承担责任的。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ADAS的定义本来就只是一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既然是辅助,那方向盘总还是要自己掌握的:

客观一点来说,现阶段的ADAS仍需驾驶者时刻保持对路况的关注,并且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是ADAS技术节省精力、减缓疲劳和提升安全性的作用体现。

而其中,最可靠的、唯一能信任的,还是驾驶者本身。

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那句话:把命交给"自动驾驶技术",其实你是在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