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亿眼都不眨一下,造车新势力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么?
据说,造车新势力们前前后后已在汽车圈砸了500亿元人民币,可能你们觉得有点夸张,但随便给大家数一数:除了已经量产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零跑等,还有在工厂即将上市的恒大、拜腾以及FF,如果算上它们在新技术研发和销售网络的铺设及相关产业,这500亿花起来真是眼都不眨一下。
毫无疑问,2021年,造车新势力的烧钱正在加速,那么它们的钱从哪来得到呢?稍微关注股票的网友都知道,新势力造车,当然得靠融资了。今年1月起,新车还没发布,但多个造车新势力已宣布加大融资。除上文提到的品牌外,哪吒、爱驰、拜腾、自由汽车等加起来9个车企,仅仅3个月不到,融资已超过500亿元。
恒大汽车:融资260亿港元,首款车型即将交付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像恒大、拜腾以及FF等车企,都在为首款量产车型的如期交付想尽办法。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

今年1月,恒大汽车(恒驰)发布公告称已与六名投资者分别签订认购协议,共筹资260亿港元,每股价格为27.30港元,共增发了9.52亿股新股。而260亿港元的一次性增发融资,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之一。
恒大汽车方面透露,所得款将净额作为加强恒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生产投入、偿还债务和一般企业用途,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

当然,恒大汽车的步子非常大,除去年一口气发布6款车型外,今年2月10日,恒大集团旗下恒驰汽车官方便在线上发布了恒驰7(参数|询价)、恒驰8(参数|询价)、恒驰9(参数|询价)三款全新车型。按照恒大汽车此前公布的规划,最快量产的车型是恒驰,将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试生产,下半年将陆续实现量产。
FF:获吉利融资,或“借壳上市”
FF又回来啦!这个被“那个男人”折腾得天下闻名的电动车品牌,短暂沉寂后又迎来转机。Faraday Future (FF)在今年1月28日宣布了与一家名为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 的融资公司达成合并交易计划,以便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

FF在国内市场融资也在同步进行中。在国内,FF拉来了吉利、富士康等企业一起合作。
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消息称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FF 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有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将为FF“借壳上市”提供7.75亿美元的融资。有媒体爆料称,此前FF在国内,已获得珠海国资20亿元的投资。

有了钱一切都好办,毕竟FF的研发设计实力还是很强的,且旗下不缺产品。
作为FF的首款量产车型, FF 91(参数|询价)自2017年1月发布后便因资金短缺一直迟迟未能量产。而今,若FF可以成功上市,再加上各方势力助力,FF或将有能力尽快推动FF 91量产上市。按照FF最新规划,FF 91将于2022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交付。
小鹏:拟科创板上市,谁让造车这么花钱呢
如果说前面几家融资都是卖楼花,那么小鹏的融资则更加靠谱。
1月12日,小鹏汽车与广东省5家银行正式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家银行联合向小鹏汽车提供了合计人民币128亿元的授信额度。虽然只是授信额度,但也证明大家看好小鹏。

小鹏最新的一笔融资是5亿元的合作协议,小鹏汽车子公司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的融资支持。
小鹏的钱,要花在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上,包括最花钱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系统和充电桩等。2021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将会发布搭载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第三款量产车型,(有可能是小鹏P5),并将于第四季度交付。第三季度末,小鹏将开始交付 G3 的中期改款车型,新车或将搭载全新XPILOT4.0辅助驾驶。

超充网络方面,小鹏汽车也在加速扩张。今年年底,小鹏要建超过500座超级充电桩,而小鹏汽车超充免费计划,今年将会在超过200个城市提供相应服务。
这么看来,小鹏融资的胃口将更大,除了去年在纽约上市,小鹏还计划今年在香港上市,以及在国内的科创板上市,反正能找到钱的途径都在找,谁让造车这么花钱呢?
威马:115亿元还不够
威马的融资速度正在加快,并在苦苦追赶纽约上市三剑客的路上。曾经最早一批造新能源车的威马,今年开始了奋起直追,首先解决的就是融资。

2月9日,威马汽车宣布与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达成11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2020年9月完成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后,威马在造车融资上又一大作。

资金充裕后,威马信心大增。1月30日,上海证监局公示了中信建投关于威马汽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工作总结报告,这意味着,威马汽车计划冲刺国内科创板上市。
对于上市科创板,威马毫不掩饰激动心情,威马表示:现在要看证监会进程,当然希望越快越好。如果成功上市,威马汽车将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总结:
截至2021年2月2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包括上文提到的恒大、零跑、FF等新势力品牌。虽然,很多人还看不懂新能源车为何这么值钱,但随着车企自身的发展完善,以及未来极具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依然青睐有加。
毕竟,投资者们买的是未来,现在拼的是眼光,咱这些想买车的消费者,就静静坐下来吃瓜看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