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1个月时间市值跌没了1/3,传统汽车的春天要到了?
1月底,特斯拉以900美元的股价创造了历史新高,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央。一时间,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一同达到了二级市场的“巅峰”。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时间,特斯拉跌没了1/3还多,回到了539美元。在短暂的反弹后,近日,特斯拉依旧带领着造车新势力的一众小弟继续下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等,无一幸免。
芯片短缺没有受到影响的造车新势力,莫名受到了一波伤害。而传统汽车近日走起了低调奢华路线,干的风生水起却没什么太多新闻和舆论。
福特汽车今年开年以来,股价已经增长近60%;宝马略为逊色,上涨超26%。大众市值一度飙升至1600亿美元,成为德国DAX基准指数中最大的公司。
造车新势力们是否会被传统车企无情碾压?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这话怼的是狠了一些,不过细想起来不无道理。
“当今世界电动汽车行业群雄逐鹿,在资本狂欢劲舞的推动下,大家的小日子都过得不错。但是,我认为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规模。”
纵观上下几十年历史,昙花一现的造车企业并不少见。很多企业,或是低估了规模化的成本、或是低估了整车技术,在“造车梦”的路上夭折。
“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造一辆汽车,是对上万个零件的组合与平衡。稍有不慎,便是对消费者生命的威胁。
特斯拉在付出20多亿美元的代价之后,勉强跨过规模这道门槛,但在近1年中,特斯拉暴露出非常多的问题,“车辆失控”成为消费者反馈的集中问题。而就此问题,特斯拉给的回应基本以甩锅为核心,将事故责任推给道路环境或以车主操作不当。显然,在造车上,特斯拉需要修正的空间还有很大。
与此相较,传统车企的春天似乎到了。拥有完整造车技术的传统车企,涉足新能源造车,门槛似乎很容易跨过。据悉,宝马公司周三宣布,到2030年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将至少有一半为全电动汽车。
老牌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必定会有一场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