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全面电动化的趋势下,传统车企都开始走电动化之路,奔驰宝马也都相继削减内燃机品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动车型的研发之中。不过面对众多专攻电动车的新能源车企,豪华品牌的电动之路举步维艰。德系三兄弟在电动市场的早期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奥迪E-Tron和奔驰EQC(参数|询价)的累计销量甚至都不及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的单月销量,售价高达30万的宝马i3(参数|询价)更是比限量版跑车还罕见。既要满足电动车对于科技感的追求,又不能忘本要保留品牌的豪华质感,两者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冲突,而一旦将成本和售价限制住,一切似乎都变得困难了起来。所以究其原因,售价和消费群体是扼住豪华品牌喉咙的那双手。

如今纯电动市场最主力的售价区间,无疑是20-30万这个区间。这个区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电动车最主力的消费群体无非是年轻人,尤其是在一线限牌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们,对于在不限牌城市买纯电车型的消费者,那只能尊称一句“科技先锋”。

这个主力区间内的销量王毫无疑问是特斯拉,一波一波的韭菜割过去,Model 3的售价已经降到了25万不到。浓重的科技感,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狂暴的加速是其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法宝,当然,还有假象到自己这里就不会再割韭菜的小期许。

但我对于特斯拉一直十分抗拒,新奇的电子系统和上头的加速很快就会乏味,清醒过来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底盘质感差,胎噪风噪都影响着舒适度,内饰缺乏质感做工也令人发指。而这些问题,恰好是BBA这些豪华品牌最为擅长的。

有不少人认为豪华品牌比合资车型贵出的那一笔钱,都是品牌附加值。诚然,对于入门车型而言,甚至有些同级别合资车型的驾乘感受更胜一筹,这价位买BBA大多也是为了品牌。但从3系A4L这类的B级车开始,合资品牌的驾乘感受就被拉开了差距,无论是底盘滤震,动力调校还是内饰质感都明显上了一个层级。

不过车机系统和各种科技配置,在豪华品牌的眼里似乎并不重要。我也从不会去研究它们的车机又更新了什么新功能,也不期待它会变得更简单易用,能自动连上无线Carplay,就足够了。但对于关注新能源车的年轻人们而言,大多数人想要的更多。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跟我表露过,比起什么驾驶质感和做工,充满科技感的大屏和互联系统以及简单粗暴的加速更能让他们提起兴趣。所以豪华品牌在20-30万这个区间拼不过新能源品牌很正常,Q2 E-Tron都降价到十几万了也没见销量多好,奔驰EQA(参数|询价)国产后不到30万估计也是市场表现惨淡,没动力没续航没大屏,价格又压不过新能源品牌,拿什么吸引这个价位的消费者。

不过,对于奔驰EQS、宝马i7我倒是保有不小的期望,虽然在那个价位很少有人会考虑纯电动,但在一牌难求的一线城市,能上牌就是好车。而肯花小一百买车的主们,对舒适度和豪华氛围的要求绝不会低,同时品牌也要拿得出手。之前Model S(参数|询价)、Model X(参数|询价)是因为先人一步占据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如今各大豪华品牌都要推出高端电动了,即便是改款,特斯拉在豪华感舒适度和品牌认可度方面都不及一线豪华。所以,充实产品阵列固然重要,但豪华品牌电动的主要战场还是在中高端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