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斯拉真造出16万的廉价车,“比亚迪们”还能卖得出去吗
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特斯拉一直是舆论的热潮,尤其是在上海建厂国产化之后,更是两三天就登上一次汽车圈的“热搜”,前段时间16万的廉价车传闻再度铺满,虽然很快被官方辟谣,但根据目前特斯拉的产品布局,以及马斯克所言,“廉价车”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很多人网友“杞人忧天”,都在为国产车感到担忧,他们纷纷抛出疑惑,如果特斯拉真的造出16万的车型,甚至是更廉价的电动车,国产的“比亚迪们”,比如比亚迪本尊、蔚来、小鹏和理想等等,是否还能将车子卖出去呢?这条鲶鱼是不是会真的变成一条大鲨鱼呢?先说结论,笔者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斯拉的“廉价车”版本有些类似于苹果手机的SE机型,本身的尺寸或者配置要明显低很多,而相比于正统的型号机型来说,这些廉价型销量反而没那么高,不过放在汽车这个大件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真的造出16万的廉价车,对国产车的冲击力肯定是有的。比如说传闻里的Model 2如果真的问世,那么它的竞争对手将直接瞄准比亚迪秦(参数|询价)EV和小鹏未来的中低端车型,但是他们的差异化是非常明显的。

特斯拉的产品逻辑和定位,更注重智能化和未来感,对于尺寸和配置的需求很低,会将前两者的成本进行压缩,来提升智能化,但是廉价车型毕竟成本有限,能享受到的体验必然也是打折的,所以相比于国产电动车而言,特斯拉的廉价车虽然降低了门槛,但实际的体验并不一定要好过国产。

其次,新能源汽车是目前非常明朗的增量市场,按照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20%来计算,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不管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谁都无法将这个市场完全吞下,就好比手机行业里,苹果和华为遥遥领先,也丝毫不影响oppo等二线品牌大卖特卖。

最后,我们也需要对国产品牌有更多的信心,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技术,小鹏更适合本土的智能辅助,蔚来的高端化营造等等,都是很有实力的车企,未来或许会再度爆发,所以笔者认为,即便特斯拉造出更廉价的车型,对国产品牌来说也只是短期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利好是远远大于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