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一路走低,上汽大通G50怎么不香了?
文\蓝湛
作为上汽大通MPV系列车型的中流砥柱,上汽大通MAXUS G50(参数|询价)(以下简称大通G50)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车市进入存量竞争的新常态,叠加疫情因素影响,其处境也更加复杂。

乘联会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大通G50 6月销量仅为1759辆,和去年同期的2605台相比,同比下滑达32.5%。

而拉开距离观察,来自搜狐汽车的销量统计显示,今年1-5月大通G50累计销量4556辆,同比下滑60.11%,其销量之惨淡可见一斑。

那么,作为曾经上汽大通的销量之光,大通G50的销量为何频繁走低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市场大环境走冷。大通G50虽然是一款偏家用的MPV,但是因为MPV市场的体量和局限性,其面临车市存量竞争和疫情的冲击影响更为明显。尤其是经济走缓、消费者收入降低,在车市普遍走冷的大背景下,大通G50受到波及也在所难免。

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MPV销量仅8.9万辆,同比下滑26.7%,也是除了受补贴退坡影响而迅速走衰的新能源市场外,销量跌幅最大的细分市场,MPV市场之寒,可见一斑。
其二,则是竞品分食。在紧凑型MPV市场,如今大通G50面临的竞争压力已然越来越大,包括吉利嘉际(参数|询价)、比亚迪宋(参数|询价)MAX、传祺GM6(参数|询价)等都在分食大通G50的市场份额。当竞品比你漂亮、配置比你高、品牌比你好的时候,大通G50的销量自然也会受到冲击。

尤其是随着各大品牌纷纷加码MPV市场,大通G50的产品短板也变得愈发明显,不论是1.3T的三缸机,还是1.5T车型所配备的7DCT变速箱表现都不尽人意,事实上,三缸机的抖动、7DCT的顿挫已经在上汽多款车型上得到验证,而这也成为了大通G50躲不开的短板。
其三,产品自燃及投诉频发等自身问题。如果说市场环境走冷是客观存在,对手分食也无法避免,那么大通G50的品质问题频发、投诉高企以及自燃事件则严重影响了该车的口碑。
来自车质网的投诉数据显示,大通G50除了方向盘卡滞、空调问题、发动机噪音大等影响使用的“小毛病”外,甚至还存在“自燃”的情况。

2020年7月6日,一位大通G50车主的车子发生了自燃,而且还是一辆才入手3个多月的新车。车主表示“车辆于2020年4月15日在徐州4S店购买。车辆购买后一直在4S店内保养,只因为这次去上海途中碰撞前保险杠后,就产生自燃,造成车辆报废,车内私人财产损失,店里面上的保险,只赔一半的损失!这肯定跟车辆自身构造有缺陷问题!”



从碰撞图来看,产品的碰撞情况其实并不是非常严重,然而车子却发生了自燃,消费者质疑存G50存在结构问题也情有可原。事实上,作为一台新车,如果没有人为因素故意引燃,仅仅发生了碰撞就发生自燃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件事情还需要上汽大通官方尽快给出说明。

无独有偶,事实上,这并非上汽大通第一次发生自燃事件,早在2019年8月,就有消费者表示其于2019年8月5日入手大通G50,用车18天后便出现了ABS故障、转向系统故障、车辆自燃、刹车失灵等故障,引发消费者不满。而作为一款销量并不高的产品,大通G50的品质问题却并不少,这显然为其销量下滑埋下了伏笔。
写在最后:
我们认为,大通G50的销量下滑和以上三点密不可分。而据了解,2021款上汽大通MAXUS G50也即将于成都车展亮相。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新车除了外观有所微调外,并没有大的改变,尤其是动力系统上还是老样子,这也让新款车型的表现乏善可陈。面对内忧外患,在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2021款大通G50恐怕也无力回天。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蓝湛,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