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新车六连:这波啊,这波的意思可能不在车
就在差不多今天中午的时候,恒大汽车一口气发布了6款概念车,产品覆盖面从A级SUV到D级轿车都有所涉猎,排面上确实做到了大而全。一向商业气息(指买进卖出)浓厚的恒大系这次为什么对制造业这么有兴趣?
严谨的股市准备
在差不多一周之前,香港上市公司恒大健康宣布准备更名为恒大汽车。需要指出的是,恒大集团在宣布进入新能源造车行业之后,恒大健康一直都被描述成担起这一任务的部分,它的股价从年初一度涨到7月27日更名前后的27.95港元/股,一个月来上涨近170%,今年以来涨幅则达到253%。考虑到恒大本身的资本运作能力,这样的涨幅应该不算太奇怪。

换一种眼光来看,恒大健康更名一事与其说是走程序,倒不如说是对外界释放“新车将至”的信号。先正名、再发布新车,这个过程很严谨。

而在新车发布之后,早盘一度下跌近7%的恒大健康(还没完成更名工作),今天收涨3.64%。目前,它的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港元,今日收盘价更是超过37港元,这比起6月中旬的区区6块钱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个市值营销成功不?成功。那它的股票现在还值得买一波吗?未必,新车发布会过后,恒大汽车最近能掏出来的东西恐怕也不多,再加上集团本身运作资本的能力,今天之后的恒大汽车可能并不是太过理智的选项。
汽车本身怎样?
许家印曾对恒大的新车做出这样的通俗形容:“人人见,人人哇”。单从造型设计上来看,这次发布的恒驰1~恒驰6(名字真好记)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三名知名设计师的协作下,恒大的几款新车并未拘泥于所谓的“家族式设计”,反倒因此获得了更适合自身定位的气质。
前面提到,恒驰1~恒驰6这几款概念车涵盖了从A级SUV到D级轿车的多个市场分支,这种“大而全”的行事风格很符合恒大集团财大气粗的形象。



仔细思考一番的话,不难发现,同样是电动车型,真正好卖的大概也就是价格稍低、能耗和电池要求也不高的A级车(恒驰5/6)和B级车(恒驰2)。再往高端些的市场进发,一个奔驰暂且还没玩明白(参见EQC的现状)的领域,纯靠“买买买”累积资本(就像他们在中超做的那样)的恒大又敢打多大保票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同样地,由于是靠“买买买”累积起的技术和硬件资本,恒大汽车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并没有“PPT造车”的风险,因为他们确实在长沙有工厂——虽然长沙这个地方对造车业并不是什么太好的位置,但恒大完全可以拿钱把产能砸出来。根据规划,年内长沙工厂将具备20万台车的年产能,未来年产能则将逐步发展到100万台。

一般而言,新兴造车企业在为工厂选址时,要么寻找已有成熟工业园区的城市,要么选择当地政策有专门扶植的城市。像恒大这样打算完全靠一己之力搞事情的存在,实在是有点反常。

或许,我们应该开个脑洞:恒大涉猎汽车行业,真的只是为了造车吗?我们都知道恒大在房地产开发这一“传统领域”的雄厚实力,而造车、停车、开车这些事情也都离不开地皮废话。对于恒大而言,更重要的到底是车,还是地呢?
好了,带着这个疑惑,你对这条1分钟的发布短视频也许会有更多复杂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