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资本在二手车行业,最后一次“捡漏”的机会!?
来源:二手车大智慧潘
2020-09-03 10:47:57
01
纵观二手车行业近10年发展,不难看出,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二手车行业之所以能吸进百亿,互联网的发展功不可没。大概十多年前,基于手持PDA为应用工具的二手车标车竞价平台,算是最早介入交易的二手车互联网平台。开创了中国二手车线上交易之先河,备受资本看好,力图构建全新二手车产业链宏伟蓝图。最终,却在“生不逢时”的慨叹中黯然退场。一方面,二手车的市场容量还未达到一定规模,不足以支撑交易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软硬件设施还无法完全满足于日常工作场景;同时,二手车从业者的互联网意识也需要从0到1的破冰培育,难度系数可见一斑。生不逢时,也算是一句客观评价了吧。一直到目前为止,其核心骨干仍旧深耕在这个行业,或自主创业、或担任某某平台的高管,他们依然在积极探索行业的未来。小互动: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个平台叫什么?这些核心骨干又有哪些是熟悉的?欢迎留言~02
早期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失败,归根结底,还是互联网的时代没有到来。不参与交易,只做信息发布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发展,实现了二手车从业者互联网意识从0到1的突破,也为后期所有二手车电商平台爆发奠定了基础。尤其是2014年左右,二手车电商平台遍地开花,C2B、B2B、B2C、C2C、C2R、C2B2C……等等几乎所有模式的二手车电商平台都诞生了。伴随着电商平台的爆发,围绕二手车交易各个环节的服务机构也涌现出来,检测、延保、金融服务、维保查询、估价查询、管理系统等等,群雄逐鹿,风起云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巨额资本疯狂注入的行业背景下,从信息平台到交易平台,再从线上撮合到线下开店,所有的创业者都想干出一番事业,但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未能干出当初他们想当然认为的那一番事业。如果说,2010年以前的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失败,是生不逢时。那么,2014年至今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应当是时代的宠儿,却又为何未能功成名就呢?我个人觉得,也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急功近利!疯狂扩张、跑马圈地、广告大战、明星代言……有钱,太任性~当所有的模式都走了一遍之后,所有的创业者对于二手车行业的认知产生了巨大变化。我记得曾经有一位互联网人看到了二手车行业的巨大前景,激动的整夜睡不着觉,似乎晚了就被别人抢占了先机,急吼吼的加入到二手车行业的创业大军中。

直接参与交易的二手车电商平台,既能满足互联网的交易无边界思潮,又可以拥有快速变现能力,备受资本看好,估值一轮更比一轮高。所以,所有的二手车电商平台都直接与车商和消费者发生关系,直接越过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尽管绝大多数车商都驻扎在交易市场,绝大多数的交易也都发生在交易市场。我曾经问过某巨头二手车电商平台创始人,为什么不把交易市场带进来一起合作,他的回答干脆利落: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确实,交易市场也并不是直接参与交易的角色,仅仅只发挥了交易场景的作用。也难怪,交易市场很失落,也很愤愤不平,为什么没有大资本看好交易市场这个业态?坐拥数十万车商资源,产生千万辆交易数量,难道没有价值?

百亿资本席卷之后,所有人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铁打的二手车行业,流水的二手车电商,还有扎了根的二手车商。根在哪里?根就在交易市场。截止到目前为止,围绕二手车交易市场场景的平台模式还没有受到资本的重视。这是一条长远规划,需要结合交易市场本身的差异化特征,部署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场景应用管理系统,实现人、车、场的无缝对接,既赋能于二手车商,又服务于消费者。这种长线的投资,并不能满足绝大部分短期投资者追求的快速回报。但这种长远的规划一旦真实落地,其与交易市场共同建立起来的平台网络很可能会实现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的大一统局面。急功近利之后,也许,交易市场的场景价值会被看清。围绕交易市场交易场景的平台项目,会是资本最后一次“捡漏”的机会吗?相关阅读:柴海峰:跌宕六年再出发,二手车市场升级之梦能否弯道超车?
微信公众号:二手车大智慧潘潘(id:carman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