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旗创新技术开放日:七大新技术开路 塑造中国品牌的技术标准
2018年1月,新红旗品牌战略正式发布,发布会上,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表示,要将红旗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从此之后,红旗便开启了品牌重塑和振兴的新征程。时至今日,新红旗品牌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品牌塑造、造型创意、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品质质量、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于红旗品牌的认知。

8月25日,红旗品牌新红旗创新技术开放日主题活动在长春NBD总部举行。作为最具民族工业代表性的品牌,在新四化发展趋势下,短短两年,新红旗以新平台、新智能、新能源、新动力、新魅技,新材料,新匠艺七大技术优势,取得了多项自主技术成果。塑造了中国品牌的技术标准,并为品牌在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FME新平台:“四高一大”

具体来看,红旗汽车新平台,是指全新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简称FME平台。它是红旗汽车在一汽集团的资源配置支持下,全新打造的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其关键指标处于国内领先、世界比较先进水平,并拥有该平台及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发系列产品。FME平台的主要技术特点可总结为“四高一大”,分别是“高能量”、“高智能”、“高安全”、“高舒适”以及“大功率”。

其中“高能量”是指由一汽自主开发的高能量、高安全性、长寿命动力电池,新电池的容量从85kWh到120kWh不等,可为旗下的车型提供超700km的NEDC续航里程,并拥有10年或30万公里的超长寿命。“高功率”则是红旗自主开发的高功率、高效率电机,可为旗下车型提供强大稳定的动力输出,前/后电机的最大功率分别可达160KW到245KW。
“高安全”和“高舒适”分别指代自主开发高电池安全控制和防护、高信息安全、高驾控安全等系统和红旗自主开发智能底盘系统,其拥有先进的冗余制动、冗余转向,空气弹簧和智能减震系统。前者可,确保整车高安全性,后者则全面支持自动驾驶,能够大幅提高驾乘舒适性。

最后的“高智能”指的是红旗开发全新FEEA2.0电子电气架构和电池安全控制,全新的FEEA2.0电子电气架构先进性、计算能力、信息安全性、运行可靠性等均领先行业,能全面满足自动驾驶L3级的要求,可扩展到部分L4级。其中FEEA 2.0该架构在保持FME平台的技术水平优势下,还拥有“二高一强一多”的主要技术特点。
新智能: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新智能技术是指红旗FEEA2.0 Plus架构平台,该架构平台在平台构型,高速通信,安全冗余,车云一体化方面的先进性及创新性均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比较先进水平。FEEA2.0 Plus架构先进,计算能力强,满足自动驾驶L3级要求,并可扩展到部分L4级。
同时实现了控制器、传感器、制动、转向、电源、通信六大维度的全方位冗余,具备三级信息安全防护(包含控制器级、系统级、通信级三个维度的信息安全防护)。并支持7个场景的智能驾控V2X功能,包括:前碰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盲区预警、变道辅助、前车紧急制动、限速预警、绿波车速引导。另外,该架构还支持全车OTA升级,拥有百兆带宽。

中国一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在该技术平台架构上开发系列产品。除了能够全面满足自动驾驶外,该技术支持OTA升级与多场景的V2X功能,整体实力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目前已有12款车型搭载了该架构,据悉,即将于年底上市的大型纯电SUV红旗E-HS9正是该平台下的产物,届时,全行业也将一睹FME平台的技术高度。
新能源、新动力:三条技术路线、五大核心系统

目前,一汽及红旗汽车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技术方向主要有四大方面:采用xHEV、EV、FCV三条技术路线;打造羿氢、羿安、羿控、羿驱、羿能五大核心系统;燃料电池:中国一汽自主开发的100kW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综合性能指标领先于国内同级别产品,是我国汽车工业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新突破;混动双电机:一汽THD混动系统采用四合一高度集成设计方案,具备纯电行驶、串并联驱动等多种工作模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效双电机混动系统+高功率HEV动力电池系统”。可以看到,目前,混动技术市场被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高度垄断,而由一汽自主研发的高效双电机混动系统正是要对这一现象发起挑战。据了解,运用该技术的车型节油率可达到40%,技术水平和节油率处于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

具体来看,一汽采用发电机、驱动电机、双电机控制器、变速器一体化集成的方式,应用自主研发的高磁阻永磁同步电机,不仅效率高,而且还有着更大的功率。而自主开发主动抖动抑制技术则能够做到无顿挫感挡位切换,拥有低噪音、高舒适等诸多优点。与其搭配应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功率HEV动力电池系统,功率密度甚至比本田雅阁(参数|询价)还要高出25%。
为了保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一汽全新开发的风冷热管理系统和热防护隔离技术能够实现电池全温度功率最大效用,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同时,一汽红旗应用了自主研发的“1串48”并超大电池模组,不仅电池容量大,而且电池寿命也得到了大大延长。

应用自主开发的而在传统动力上,一汽旗下的发动机目前共有有GA/GB/GC/GV四大平台、七个系列,包括直列三缸、四缸及V6、V8和V12机型。排量覆盖1.0L至6.0L,功率覆盖70kW至300kW,扭矩覆盖120N.m至550N.m,是汽车行业自主体系唯一实现全平台覆盖的第三代高效增压直喷发动机项目。
其中备受瞩目的CA4GC20TD+7DCT400 GCM动力总成模块则是红旗品牌的主打动力总成模块,目前匹配红旗10余款车型,主要匹配2019年上市的红旗HS5(参数|询价)、2020年上市的红旗H5(参数|询价)和红旗H9(参数|询价)车型。该动力总成采用48V轻混技术,可实现高动力与低油耗的完美平衡,在匹配双平衡轴系统后,满足红旗中高端车型消费者对高舒适性的需求,而升功率90kW/L与升扭矩190N.m/L,综合实力更是与主流进口BBA豪华品牌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这动力总成还曾在2019年入选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名列。

除此之外,代号为CA6GV30TD的发动机是国内唯一量产的自主研发V型6缸发动机,排量3.0L,主要匹配红旗高端旗舰车型,刚刚上市的红旗HS7(参数|询价)和红旗H9就是其中之一。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水冷排气等8大核心技术创新,整机水平与奥迪Q7(参数|询价)发动机相当,在国内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CA12GV60(参数|询价)发动机则是国内唯一的V型12缸发动机,排量6.0L,完全由一汽自主研发,采用主副ECU联合控制、自主高效燃烧系统,三层静音链和全铝发动机等六大核心技术,具有高动力、高可靠、高安全的特点;这款发动机是红旗品牌“第一动力”,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名片。
新魅技:从五感提升用户用车体验

除了以上几大核心优势外,红旗的“新魅技”也是一大技术亮点。“新魅技”与用户进行直接连接的技术布局。其技术内涵是,以新能源、新智能等核心技术代表企业端,是基础也是输入;视、听、嗅、触、知合称“五觉”代表用户端,是体验也是输出。以此来达到连接企业和用户,深挖用户场景的目的。
首先在视觉方面,主要有3D光纤尾灯、智能调光玻璃、电致发光技术、发光皮革、微型投影、发光车标、星空顶等配置和技术形式,为用户打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享受;随后,在听觉方面,红旗有音乐发声头枕、独立音区声学系统等技术形式,为车内空间娱乐增加产品力;嗅觉方面技术有三防座椅、中医药香氛、馥兴之韵香氛,从根本实现对车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控制;触觉和知觉方面,有AR控制的开启后备箱和触控桌面,酒精检测以及生命检测,为用户提供便捷性体验和全方位生物监测识别功能,从五感提升用户用车场景中的体验,是为红旗的“新魅技”。
新匠艺: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

何为新匠艺?所谓新匠艺即是红旗为了实现和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工艺的突破。红旗汽车于2018年成立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由国家级技能大师王智领衔,7个工作室组成,成员共有82人,目前有数控加工、轴齿加工、电气检测、车身焊接、特种车改制5个专业方向。

累计荣获各级荣誉232项,其中国际荣誉3项,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42项,其他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目前,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了红旗品牌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目前,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主攻方向是五轴数控加工,侧重于动力总成零部件的自主加工和数控快速成型加工技术。在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赋能的技术工艺能力下,红旗汽车完成了国内首款V12发动机的加工,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
新材料:实现更好的整车轻量化

红旗汽车的新材料技术应用主要集中体现在整车轻量化技术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整车轻量化效果,达到在动力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都有优秀的产品表现,因此在材料甄选上,红旗汽车在车型多个系统部分或关键零部件运用了新材料技术。
比如行李箱盖,红旗采用UP-GF(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材料进行复材化设计,可实现轻量化25%-30%;螺旋弹簧,首次采用玄武岩纤维原丝,实现降重49%;车身加强板,红旗自主首创技术,运用HP-RTM(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可实现降重50%。同时,此次H9的发动机装饰罩也引用了铝合金材料,完成汽车外覆盖件用高性能国产铝板开发,降重比例达50.87%,代替原铝制发罩,降重比例13.56%。

同时,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红旗也十分重视,比如负氧离子真皮座椅、环保阻尼胶片灯带,此外,红旗还在国内首次推出了车内空气质量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侦测并对比车内外空气质量,智能自动开启车载净化器。同时,该系统还可为用户提供车内CO2污染浓度等级显示,提醒用户及时通风。内置的效纳米滤芯可有效去除车内污染物,搭载的气味养生技术和健康管理技术则能够为用户提供中药保健,健康座舱环境,同时可实现车内生态等级调控。
写在最后

中国一汽致力于构建“全球首发、崭新首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前沿专业能力,打造“三国六地”、“二部六院”的全球研发格局,目前,一汽红旗研发总院现有专业部所54个。38个试验室。其中新能源试验室具备17大类170余项标准试验能力,能够满足集团3个新能源车型及关键总成的自主研发和产品试验工作。在此前红旗H9的发布会上,徐留平书记自豪的像我们介绍了一汽-红旗出色的技术实力,如今的红旗,实现了多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从0到1,填补了多个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空白,距离当初那个“新高尚品牌”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