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汽车报道:8月11日上午11时3分左右,广州街头一辆小鹏G3(参数|询价)发生冒烟起火事故。所幸消防人员及时将火扑灭,乘员安全、无人员受伤,车辆也已迅速安全转移。

赴美申请上市刚三天,小鹏G3街头起火,为什么新能源车容易自燃?

现场浓烟

赴美申请上市刚三天,小鹏G3街头起火,为什么新能源车容易自燃?

车底有火光出现

下午,小鹏汽车官微发布声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官方表示,事故车辆到店举升勘察后,发现电池箱底部有明显严重的磕碰伤痕,导致电池严重受损,初步判断是该次事故的原因。

目前,小鹏汽车旗下共有小鹏G3、小鹏P7(参数|询价)两款车型在售。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销售4698辆汽车,其中6月单月销量1123辆。小鹏P7上市两个月以来,在5月、6月的上险量分别为166辆、311辆。

就在三天前的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刚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拟于纽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的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 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未定,融资额暂不确定。

刚刚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起火、自燃事件,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可谓压力巨大。事实上,新能源车出现自燃事故并不是偶然。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统计,2020上半年国内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2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1%;涉及车辆数目28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2%,虽然国内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行业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往往追求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这就要求更高的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但是能量密度越高,对于电池安全保护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发生自燃的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锂电池,锂电池虽然有着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但是它的安全性比较差,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而且锂离子电池需要保护线路,防止电池被过充过放电,高低温的情况下使用危险大。

赴美申请上市刚三天,小鹏G3街头起火,为什么新能源车容易自燃?

锂电池本身是一个可以自行进行反应的封闭小系统,电池中既有还原剂又有氧化剂。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直接原因,往往就是锂电池的热失控,热失控的诱因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机械电气诱因、电化学诱因和热诱因。

此次小鹏G3自燃事故,小鹏汽车方面称发现电池箱底部有明显严重的磕碰伤痕。如果情况属实,则有可能是由于碰撞等外力冲击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引发了自燃。在外力的冲击下,锂电池内部结构容易损坏或外壳破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锂电池的电极暴露在空气中,由于锂电池嵌锂的负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发热冒烟,如果失控就会起火燃烧。

不同于传统汽油车,电动车的起火往往难以扑灭,是因为三元锂电热在失控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可挥发性液体。即便没有空气,仍然能够燃烧。而传统的气体和干粉灭火器往往无法扑灭电池起火,最好的办法是用大量的水对电池组进行持续的降温从而灭火,因此当电动车发生起火故障时,车主一定要正确施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新能源电动汽车着火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总的来说几率还是比较小的,所以过分担心是不必要的。毕竟传统燃油车也有类似事故,而新能源电动车自身也还在逐步的技术完善中,汽车工业的电气化也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对于电动车我们还是应该报以发展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