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称为“肾脏收割者”的苹果,最近几年似乎被势头更猛的国产厂家们夺去了风头,但对于苹果在智能设备领域的地位,丝毫没有影响,该冲的还是冲。

尤其是在2020年尾扔出的M1芯片,这个重磅炸弹让咬咬牙的用户都在考虑要不把牙床也咬穿,大有不榨干不罢休的意思。

而紧接着的操作更是让人直呼“好家伙”,苹果自曝将踏足汽车行业。

开启新玩法

显然,与我们目前能看到关于苹果汽车的“蛛丝马迹”相比,大洋另一侧的索尼带来的实车显然更容易让大家看到,这个跨行业的成品是个什么样子。

在2020年头的CES展上,索尼大法直接抛出了名为Vision-S的纯电轿车。

溜背的造型、严丝合缝的车身、前后贯穿式的LED大灯、巨幕般的全景天窗,妥妥的一副主流新能源样式,确认过眼神,是当代人喜欢的样子。

当然,大法出品还是要有自己擅长的风格。官方表示,全车嵌入包括CMOS以及ToF在内的33个传感器,搭载超宽中控显示屏、360临场音效。

对于Vision-S而言,索尼在其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供应商,其自豪的成像、传感、屏幕、音响等等技术,统统都成为了Vision-S的一部分,索尼也通过这种方式开拓一个新的业务范围。

隔行如隔山

同为IT界巨头的苹果,在部分合作供应商的消息露出之后,似乎也看到苹果只会负责想做其中的一部分的想法,这跟索尼的做法也很相似。

不过苹果在最初的设想中,“苹果汽车”希望由苹果公司设计的汽车。为此还特地开设了“泰坦计划”,所有汽车研发都将归入其中。

虽然苹果的想法很美好,但还是小觑了造车的难度。管理层对于方向的摇摆不定争论不休,这也间接导致了项目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的离职,项目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苹果曾想将BMW i3作为“苹果汽车”的基础

在往后的几年里,“泰坦计划”不断的变动,苹果试图从自己的关系网中找到造车的解决办法,拿BMW i3当基础车、聘请德国汽车行业顶级人员研发、与宁德时代寻求合作(虽然宁德时代主动否认)...

依旧没有找到最终的方向。

术业有专攻

虽然苹果一直在很积极的走上造车之路,但不会骗人的专利申请以及公开文件,还是掩盖不了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是整个“泰坦计划”中最突出的元素。

在2017年,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就将苹果列入获准在该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名单。在此之后,苹果就一直有自动驾驶的相关测试,当然,测试的车辆就肯定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真车”。

测试所用的车型是雷克萨斯RX(参数|询价)450h,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家的测试车,按照官方的说法,苹果是希望留有悬念,当实车公布时候带来惊喜。不过显然,除了仅为测试自动驾驶技术这个理由外,我更相信是那时的苹果并不具备试验车。

根据网上拍摄到的图片显示,苹果给这台RX450h测试车装上了Velodyne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总共有14个定位器安装在车上,4前2后,每个角落都有2个,可以在100米的范围内每秒记录30万个点。

除了传感器以外,包括各种摄像头、带天线的GPS单元、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距离测量系统等常规测量设备都可以在这台测试车上看到。

从拍摄的图片来看,苹果依旧走的是雷达与摄像头数据融合这条主流的路子,在这一点上,笔者完全有理由相信,iPhone 12 Pro的激光雷达扫描仪只是苹果在这一则技术上的小尝试。

相较于硬件上的铺设,笔者认为苹果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信心来源还是其新鲜滚热辣的M1芯片。苹果在CPU领域的霸主地位一直是大家公认的,无论是多线程处理,还是功耗等等方面,M1芯片目前来说都是CPU界最强的一个。

对于自动驾驶这种需要收集复杂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处理、执行等操作的技术,拥有一个强悍性能的CPU,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因素。而对于苹果的“苹果汽车”而言,类似M1芯片这种顶级CPU会让它们在自动驾驶上占据很大的优势。

在2016年12月,苹果的一份专利申请,详细介绍了一种“任意多边形障碍物的避碰”方法,这是苹果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首次尝试。

2018年7月,苹果提出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根据汽车乘员的压力水平来调整其行为,如果检测到压力,系统可能会切换到较慢的速度,或者以较慢的速度转弯。

还有VR、AR的运用,包括在挡风玻璃上使用投影来显示AR视图,还有自动驾驶系统想要走的路径。

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苹果进行软硬件的匹配以及系统的优化,正如开发Carplay一样,苹果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匹配,是有所准备的。

正如索尼在Vision-S上展现其领域优势一样,毫无以为苹果也会将其生态融入当中,果粉们熟悉的手机、手表、电脑、耳机、平板套装,在未来还会加入汽车这一项。

虽然苹果在软体方面的实力雄厚,但目前的苹果并不会与成熟的新势力厂商硬碰硬。在自动驾驶经验积累方面,特斯拉还是当前领域的佼佼者,虽然马斯克曾经希望苹果收购其十分之一,但显然目前苹果在特斯拉面前还是个弟弟。

而先前与特斯拉隔空对战的小鹏,也会在今年投入包含激光雷达在内的新一代的自动架构,面对占据国内优势的小鹏,正面硬刚并非是苹果的最好选择。

苹果这一次宣布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正式发布产品,相信会从生态、体验等方面切入市场,一如当年iPhone出现之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样,不过这一次,苹果拥有其积攒的口碑与大量的粉丝,想来这一场秋季发布会将掀起新势力的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