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件让人特别无语的事情,小编一“老炮儿”朋友,开车十三年了,对改装、玩车都有一定的研究,但昨晚一起唠嗑时,聊到越野这块,却跟我说出这么句不专业的话来:欧蓝德(参数|询价)就是越野车啊………

这里忍不住飙句英语金句:Oh My God!

大哥~那是SUV啊!而且欧蓝德搭载的是汽油承载式车身,跟越野车的基因完全没半毛钱关系好吗。

不过,对于这迹象,咱也不能说啥,主要还是国内市场影响。真正越野车的定位就注定了销量不会多高,然后一些信仰“诗和远方”的普通家庭只能进击SUV了,从而也形成了现在SUV热销的原因,许多厂商也就利用这个主题,不明确说这是越野车,但也主打着“越野功能”,以至于不管是新手,还是开车多年的老司机,都一直以为SUV就是越野车。

以下,小编就带着“诗和远方”的感觉,从车型以及驾驶细节构造出发,给大家讲讲解下,SUV跟越野车的区别所在!

一、车身工艺

对于大多数的SUV来讲,采用的都是承载式车身,原因很简单,对于厂家来说,造车成本更低,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在市区日常代步的使用需求,对车辆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有没有大梁差别不大。

所谓的承载式车身就是将整个车身与车架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一来车轮就承担了整辆车的载重,进而可以使得车辆重量更轻,行车时重心也更低,开车更平稳,油耗更低,舒适性更强。

但相反,承载式的车身要换走坑洼烂路这些地段来讲,没有大梁的支撑,首先面临的就是四轮受力不均时,颠簸路面跟做过山车无疑,更主要的对车身的伤害也是极大,车身容易变形,另外底盘重心相对来说也没有非承载式的那么有支撑力。

而我们说的越野车,非承载式车身就是作为越野车型最应该有的基础配置,原因也很简单,小编同样先给大家看几张图:

所谓的非承载式车身,就是我们俗称的大梁。车架通常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构成,贯穿整个车身,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强度和抗扭性。比如:像遇到这种这种高低坑洼的炮弹坑路面,拥有大梁的车身能提供更好的车身刚性,保证车身不变形,同时提供良好的底盘韧性,保证舒适度。

二、驱动方式

在驱动方式的比较上,SUV和越野车的差别就非常大了。

SUV的驱动方式,多数分为分为前轮的两轮驱动和电子四轮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普通越野的路况,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越野路况来说,SUV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严重时会造成驱动系统的失灵。

越野车则是基本采用分时四驱,轮间装有坚固的牙嵌式差速锁,可实现100%的“刚性”锁止,所以出现一个车轮打滑的现象,动力会立刻被其余三个车轮共享;如果有三个车轮打滑,动力甚至可以100%集中到另外一个不打滑的车轮上,保证了强大的越野能力。

三、动力输出

动力输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的调教和输出方式上。

SUV车型的发动机调校多采用高转速高扭矩。类似霸道、欧蓝德这种构造就是这样一原理,以增大发动机转速来增加汽车动力,同时还要兼顾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基本还是沿用家用车的造车理念。

越野车的发动机调教则是低转速高扭矩。它的一个原理就是车辆的扭矩大,提速越快。例如:当你遇到轮胎陷淤泥这样的情况,瞬间提速,以大扭矩的优势增大脱困能力。

最后总结:

现在的汽车市场,最火的就是SUV车型,外观敦实、视野高、空间大等优点都是轿车比拟不了人。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化的使用场景也使得SUV车型逐渐偏离了原本的性格,甚至误导大家以为SUV就是越野车。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SUV都是城市型SUV,是完全为了适应城市和高速道路的行驶需求,根本无法满足户外越野的行车需求。而真正的越野车则是像行走在沙漠里的一匹孤狼,谈的不是舒适,而是自由与翱翔的生活方式。

当然,作为厂商而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赢得销量的真理,全新一代驭胜S350,专业打造高性能越野车型,非承载式车身,全新双速适时四驱,全地形馈系统,伊顿牙嵌式差速锁,给你的不只是诗和远方,在原有的越野车基础上,又增加了目前市面上最稀有的国六四驱柴油发动机,对于市内通勤同样也能做到了SUV的省油级别。当你厌倦市区繁华时,到郊区、乡下小驾一游,会发现“懂”生活是如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