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各种抵押豪车,二手豪车?是有钱人开腻了想换车、还是公司倒闭变卖家产?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哪有那么多企业能轻易倒闭,而且,老板们买车可不单单是为了炫富,作用大着呢。

其中绝大多数企业老板买几百万的车,眼睛不眨一下完全是为了抵税,因为以公司名义买的车,车肯定要上公司牌照,这车就属于公司资产了,从13年9月份开始国家营改增后,小车也是增票了,可以入账。如果按照100W的车子计算,买回来发票可以直接冲抵企业的增值税部分,可以抵扣大概10万多块钱。相当于企业买车,国家就帮你打了88折,当然,车肯定不是白买的,车辆购置税当然是要交的,又想在打折的基础上剩下这笔钱,可以买台电动车,就连购置税都省了。

如果按固定资产快速折旧,5年内可以冲抵企业所得税,车价的20%。然后你车子的一切费用都是可以入公司成本的,比如什么加油,保养,洗车,上保险什么的,只要能开增值税发票,都可以算在车子的使用成本。杂七杂八的算下来,又可以抵扣税款,相当于你买车,国家给你打了个七折。

再过个5年,100万的车,只要不是太冷门的款式,一般都能剩个一半的残值,我们就拿50万算,也就是说,100万的车开五年,加上购置税10万,你实际花费不到20万。折合算下来,相当于一年三四万的租金,就能开一百万的车,这放谁身上谁不乐意啊?况且车贷利率比商业贷利率低多了,甚至有些车型可以做到五年免息(蔚来,但已经取消这个政策了),拿出省下来的钱做投资,又是一笔收入,如果买的是雷克萨斯,兰德酷路泽这种香饽饽,说不定,开了四五年,还倒赚好几万,你说气人不气人。

有人会说了,企业车卖车时候不是也要给人开票,要补交税款嘛?

当然了,人家老板肯定不傻啊,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是和买家私下谈好价格,把好车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出售,比如公账走10万,但是私下个人,买车人给卖方转了40万,我有钱,给人发钱总不犯法把,这样,50万的车,实际就“卖”了十万块钱,尤其是年底公司普遍缺票的时候,豪车都得排队提车了。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大型商场做活动,购物抽奖就可以得到某某车辆的三年使用权,一年使用权等等的,这其实完全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既打了广告,又可以给公司省钱,两全其美,等到期限到了,收车的时候一卖,连广告费都省了。

当然这个方法只适合那种,一个老板自己说了算的中小企业。毕竟车辆上了公司名字,风险还是有的.万一企业有债务风险,汽车就是公司资产,实在还不起了,车就归法院了。另外就是处理违章、买保险、买卖二手车时,比私家车麻烦很多,所以公司的车一般很少有二手车商愿意收购。

不过话说回来,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玩法,大公司的会计可不是吃素的,只要你开口,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情,好的会计就要做到一块钱掰成两块花,能十块钱买的东西,绝不花20块钱。

其次就是比较常见的抵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朋友圈经常出现各种不能过户的抵债车,从源头上看,大多数都是一些企业老板或者施工单位。

比如买辆优惠力度大的车,像什么奥迪A8,打折的捷豹等等的,一百万的指导价,实际七八折就能到手,到时候开着开着有人来结工程款了,没钱怎么办,你先把我这"新车”开走吧,抵100万的工程款,剩下的有钱了肯定给你,放心,人跑不了。

遇到不要车只要钱的,那不好意思,等着吧,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也不是说不给你,反正有钱了肯定给,你就慢慢等好消息吧,要不你就先把这车开回去,一般这时候,大部分都吃了哑巴亏,这几十万的车总比一分钱要不回来强,但咱肯定不提倡这种行为了,首先拖欠工程款已经很可耻了,再拿几十万的车抵一百万的款,这明显就是耍无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