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动圈,丰田都不做到的,这家车企却做到了!简直在亏本卖车!
“我为什么要买新能源车型,难道就为了那块绿牌吗?”
当我每次向朋友推荐新能源车型,几乎总是能听到这句话。他们总是能找到1万个理由来反驳你,什么价格偏高、充电不方便、里程焦虑,甚至还把保值率都给搬出来了。
这就是当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偏见与担忧。

当然,如果非要让他们选新能源车型,他们则十之八九选择丰田。为什么?“因为可靠啊。”(某位朋友的原话)
确实,经过20多年的技术积淀,丰田已经形成了自己混动家族,优先占据市场优势积攒了口碑。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丰田所擅长的HEV(油电混动)领域,严格意义上在我国并不算真正的新能源车型。
只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最理想的混动车型就该是丰田这样,既节能又能跑,关键车型种类还多,可谓一本满足。
正因为有了丰田在混动领域做出来的示范效应,让中国品牌看到了在真正的新能源领域里(指我国目前限号城市能上绿牌的车型),也存在巨大的机会。
目前,中国品牌在EV(纯电动)领域与PHEV(插电混动)领域持续加码投入,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
譬如,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哥吉利,就在PHEV领域上做到了接近丰田在混动领域取得的成就。

目前,由吉利旗下热销的星越(参数|询价)、嘉际(参数|询价)、博瑞(参数|询价)、缤越、帝豪GL(参数|询价)升级而来的PHEV混动车型“天团”, 已经形成了吉利ePro混动家族。这个类似丰田在HEV领域的家族矩阵,已经全面覆盖了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同时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占据了各个细分市场的主流地位。
不仅如此,吉利还做到了丰田都不做到“油电同价”。
那么,吉利ePro家族的优势在哪?它能否像类似丰田统治HEV领域一样成为“中国混动圈的丰田”呢?
近日,功夫汽车在吉利ePro混动家族“智能之都”深圳试驾会上找到了答案。
1、多种模式适应多场景,缤越ePro(参数|询价)驾控满分
既然是试驾,我们就先直奔主题,先来说说车型体验的感受。
在本次试驾活动上,我们所分配到的缤越ePro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吉利缤越ePro诞生于MBA模块,外观上与燃油版高度相似,这里我们不做过多赘述。
动力总成方面,缤越ePro搭载了我们熟悉的1.5TD+7DCTH的这套PHEV动力总成,结合电动机,系统综合功率为190kW,综合扭矩为415Nm,动力水平已经可以和市面上高功率调校的2.0T发动机相媲美,在电机的帮助下缤越ePro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6.9s,同时其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可以低至1.4L,即便是纯发动机驱动状态,油耗也仅为5.1L。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 动力总成目前也广泛地应用在了吉利以及沃尔沃旗下多款车型上。
充电方面缤越ePro随车携带了6.6kW的充电机,1.5h可以充满,若使用家用220V充电则需要6h充满。

在驾驶感受上,缤越ePro提供三种驾驶模式,在本试驾活动上,我们也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普通模式下如果电量充足初段会用纯电动行驶,但加速踏板踩过约三分之一的幅度时,发动机机便会介入,此时驾驶员可以在加速踏板上明显感受到下踩压力的变化。
全力加速时,得益于电机低扭动力的补充,缤越ePro的起步和中段动力输出都十分轻盈迅速,不过缺点是后段动力储备略有不足,加速超车或者激烈驾驶就没那么过瘾。
EOC模式下,开启导航可以进入智能出行模式,此时AI精算地图会根据车载在线地图的实时路况数据,或者是预测路况数据,判断前方拥堵路段情况,从而给预留/预充电池足够的电量用于拥堵路段的纯电模式行驶,在道路通畅或高速路段则多用燃油动力,优化整体的能耗表现。
除了三个驾驶模式,还可选择EV的纯电优先模式和HEV混动模式。HEV模式下AI电量精算管理会根据车主的驾驶习惯及工况,自行调节电池的SOC平衡点,对于经常充电的用户,SOC会自动调低。实际驾驶中,它的能量回收力度做的很舒适。

至于实测油耗上,我们的车辆出发时约有三分之二的电量,全程空调开启冷风23℃两挡风量,天气为阴转中雨,测试路程一共45公里,最后测得油耗4.6L/100km,可见还是非常给力的。
NVH的表现上,缤越ePro整体车内噪音还是控制得很好,不过在对胎噪和风噪的控制上 仍有提升空间,但表现也比大部分同级车型要好。
就总体体验而言,我对这款车型的驾控打满分。
2、强大实力源于头脑发达,四肢也发达
试驾之后,我们就要来说一说,为什么缤越ePro能给我们带来如此优秀的驾乘体验。
这就要从吉利ePro家族的杀手锏——“P2.5”和“芯算”说起了。
那这两个专属名词到底代表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P2.5”。

PHEV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说直白点就是,就是可以用油跑,也可以用电跑,也可以指挥它们一起发力,这样就综合了纯电和燃油两种不同能源形式的优点。
虽说PHEV的工作原理非常直观,就是在动力总成中加入一个电动机,但这个电动机应该加在何处,各车企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目前PHEV的主要分为P0、P1、P2、P2.5、P3和P4共计六种架构。其中P0和P1架构是我们熟悉的BGS和ISG,不能算是绝对意义上的PHEV。
P2架构则被包括BBA等大部分主流车企所采用,也是最成熟的一套方案。P3和P4架构一般都是以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组合搭配其他架构,比如P0或P1形成一套方案。
我们这里来重点分析下P2架构的优缺点。
P2架构的好处是电机和变速箱可以集成到一个模块里,容易装配。并且电机的动力也通过变速箱来输出,可以用变速箱的挡位,电机本身不需要太高的输出扭矩,体积不用太大。但P2结构的缺点是将电机硬塞到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动力总成的尺寸变大,不适用各种尺寸的车型,比如对于紧凑型车来说,P2架构就不太现实。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一套全新的PHEV架构,这就是P2.5架构。该架构的优势在于:其一,不受离合限制,可以用最大扭矩让电动机和发动机扭矩并联,并且介入平顺;其二,其工作效率与电机、电池功率正向相关,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其三,结构简单,成本低,这也是“ePro混动家族”能够“油电同价”的关键。
根据官方数据,吉利这套P2.5架构的工作效率可达97%,比P2架构提高了约2%左右,0.6秒内就可以实现电动机和发动机的无缝连接,两者更是能同时工作在高效区,显著降低整车油耗。
可以说,P2.5就是吉利ePro家族强健的四肢了。

有了强健的“四肢”,自然要有个精明的“大脑”来指挥。
因此吉利赋予ePro家族强大的头脑——“芯算”技术暨e混动AI精算系统。这项系统可以通过对车辆行驶期间的能量回收、路况分析、驾驶习惯等条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计算,为驾驶员提供覆盖全路段、全方位的出行方案,从而确保车辆的动力性和节油性时刻处在最佳状态。
作为吉利ePro家族独创的“芯算”e混动AI精算系统中的硬件系统,由1.5TD发动机+7DCTH变速箱+高效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实现了同级发动机最强功率,综合功率达到190KW:综合最大扭矩达到415NM,远远超出大部分合资的2.0T燃油版的动力的功率及扭矩,加速更迅猛,并且纯油工况油耗也远低于同级别车型。
而在强强搭配之下的AI智能能量精算系统作为软件,就像一个高智商大脑,可以通过对车辆行驶期间的能量回收、路况分析、驾驶习惯等条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计算,为驾驶员提供覆盖全路段、全方位的出行方案,确保车辆的动力性和节油性时刻处在最佳状态。

正是由于吉利ePro家族强大的“芯算”e混动AI精算系统,让吉利ePro家族可以为用户带来的节能环保以及智能体验。
3、业内唯一“油电同价”
在看完ePro家族整体强悍的性能之后,或许很多消费者会对他们的价格有所担心。毕竟市面上的PHEV车型普遍都要比同类燃油车型贵出三分之一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电池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30万的车只做出10多万的品质,剩下的费用全都消耗在了电池技术的研发,采购和装备上。以纯电动车为例,如果去掉相关补贴,一辆纯电动车价格将比燃油车高出至少一个级别。

不过,得益于上面所提到的P2.5架构的“结构简单,低成本”优势,再加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无需缴纳车辆购置税,让“ePro混动家族”和各自的燃油车基本实现了价格上的接壤,做到了业内唯一的“油电同价”。
以我们本次试驾的缤越ePro为例,由于成本的优化,车子的价格下探到了12.58万元,而同级别其他品牌PHEV版通常比燃油版贵3-5万元。
这样“平、靓、正”的ePro混动家族叫人怎能不爱。
4、功夫拍案
通过试驾的整体表现来看,ePro混动家族的车型不论是驾控感受或是品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其全方位无死角的布局,以及拥有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让“ePro混动家族”成为了当下中国限购城市中任何人群的必备选项。
从这点来看,“ePro混动家族”确实有成为中国混动圈的丰田”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