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惊人之语,李想称Model 3赢的“不光鲜”
“哎……灭顶之灾”,面对Model 3(参数|询价)在北上深6月的单车销量,刚刚在纳斯达克敲完钟的李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提到“灭顶之灾”这个词语了,在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公布,宣布将设置30万元补贴门槛的时候,他也曾用到这个词语。
从流露出的群聊记录来看,6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北上深地区的销量遥遥领先,分别为1876辆、3171辆和1717辆,皆领先第二名一倍以上。
对此,李想评价称“一辆445公里续航的车干翻了一切”,“还都在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比来比去的一个月几百辆,所有人眼睁着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

言辞之中,对于续航只有445公里的Model 3透露出较多的不屑,对其他车企过于看重续航里程也较为轻蔑,给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那么Model 3是靠续航取得销量的吗?显然不是。续航里程固然是新能源汽车最被看重的一个点,但是当续航里程达到一定的数字之后,那么续航的增加便不会再引起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反而品牌、设计以及技术等成为用户考量的重点。

超级高铁、SpaceX计划,都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持续为特斯拉的品牌赋能,并且特斯拉并非没有续航较长的车,其先期顶级的性能早已奠定了它的品牌形象,所以普通续航的Model 3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销量的领先,恰恰说明在续航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特斯拉Model 3拥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综合实力大幅领先其它新能源产品,站在这一角度考虑,其它新能源车企输得并不冤枉。
比较有意思的是,尽管李想吐槽新能源车企在续航里程方面无止境的追求,但是理想ONE(参数|询价)在宣传的时候仍然提到“焦虑,不存在的”。

李想还吐槽道“尽管从续航、智能、性价比都赢了特斯拉也不能够改变任何结果,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赢得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反而被忽视了”。
随后,他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着C端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手握新能源号牌的购买者不具备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同时,随着电动车的保有量增加,公共快充桩的(使用)体验持续下降。因此,能够稳定解决最基本的充电体验是销量的核心基础。最基本的‘一日三餐’的竞争其实就已经分出胜负,产品好和服务好就是附加分。”
显然,李想所说的“太初级了”便是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站所带来的促进作用,那么真的“没那么光鲜”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当前市场的标杆,特斯拉承受了高昂的理念普及和技术探索成本,因此它也理应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参数|询价)发布于2008年,而Model 3已经是一款四年前的产品。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以及试错阶段,特斯拉才真正迎来了季度的盈利,若当下的纯电动车品牌只用几年的时间便能够赢过特斯拉,那才是比较奇怪的事情。

另外值得推敲的是,关于李想多次提到的“灭顶之灾”的说法。
特斯拉国产,确实对国内新能源车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就像是一条大鱼,要将其它小鱼吞噬掉。
但与此同时,它也促使造成新势力乃至传统车企加快电气化的步伐,提升自身的实力,从而不被“大鱼”吞掉,从这一点来讲,它发挥出了“鲶鱼效应”,带动国内新能源市场向好发展。
而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不断推进,本土化率越来越高,国产Model 3降价早在意料之中,更何况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版的Model 3即将上市,那么它仍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新能源车企本该做好应对Model 3降价的准备,“精准助攻特斯拉打残国内纯电动车品牌”实乃无稽之谈。

至于Model 3在北上深销量的碾压式胜利,其它新能源车企同样不必悲观。
北上深乃限牌城市,在这些城市新能源牌照的获取相对更加容易,再考虑到消费水平,他们能够接受价格更为高昂的纯电动车,而在新能源市场一向有这样一个说法,“纯电动车只有特斯拉和其它”,那么Model 3自然更容易获得青睐。
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并不只是豪华电动车,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纯电动车,新能源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在限牌城市之外,仍然有着很广泛的市场,那里便是其它新能源品牌可以发力的重点。

上个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以及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通知,致力于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助力农村地区实现出行升级。
特斯拉的国产,改变了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格局,让一些缺乏实力、产品不行的新能源车企被尽早地淘汰,同时也推动其他新能源车企加紧发展的步伐,以避免倒在残酷的竞争之下。
目前,理想汽车已经顺利IPO,小鹏汽车也在积极筹备赴美IPO,至于哪吒汽车,则会在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在这种情况下,“灭顶之灾”从何谈起?

比起李想对新能源市场的悲观,或许理想汽车的未来更值得担心,毕竟理想ONE的增程式动力不是长久之计,当它下一款纯电轿车上市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如此波谲云诡的新能源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