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年前,某家企业宣布要造车,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打一个问号。

彼时,新能源市场进入寒冬,资本对新能源行业谨慎看好,多家造车新势力遭遇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甚至李斌还被评为2019年“最惨”的人。

然而时移世易,现在有企业宣布进军“造车”业的话,人们大概不会再感到诧异,反而会释然地想,又是来分“蛋糕”的。

为何短短一年便会发生如此变化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新能源市场虽然在进入寒冬之后又受到疫情影响的重压,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已经摆脱了寒冬桎梏,迎来新生。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新能源市场形势一片大好。

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资本可以更放心大胆的进行投资,而车企们也可以更容易获得融资,从而更加快速的发展。

转眼之间,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风口,以前还在观望的企业们也撸起了袖子,纷纷宣布要造车,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时机。

比如说最近比较火爆的智己汽车,便是由阿里与上汽合作成立,阿里不再简单的进行资金支持,而是以用户大数据、阿里云等生态圈协同优势,来为智己汽车赋能。

而在过去几年间屡屡被提及却又没有“声音”的苹果汽车,也开始变得明朗了,据了解,苹果将与现代汽车进行合作,由现代汽车负责生产“苹果牌”自动驾驶汽车。

如此看来,百度宣布将要造车也不是很难理解。1月11日,百度和吉利控股共同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式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吉利控股成为百度电动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关于新公司的注册资金、股权结构以及车型信息等都还暂未公布,不过确定的是由百度控股并主导,可以看出百度这次是打算动真格的了。

▍机遇不可再失

一直以来,百度都有机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它并没有真正的投入到“造车”这一事业中,只是通过投资造车新势力来变相的参与到其中。

在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的时候,百度正全身心的投入到AI计划之中,“ALL in AI”战略让百度在用于自动驾驶的Apollo和用于对话式人机交互的DuerOS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细究起来,这并没有为它带来盈利,反而是错过了进入新能源市场的大好时机。

反观同为互联网三巨头的另外两家公司,腾讯早在2015年便投资了蔚来汽车,尽管后续蔚来汽车遭受了很多质疑,并且经营多次出现问题,但是腾讯始终都没放弃对蔚来的支持。

后来形势逆转,蔚来重新步入正轨,并且在美股的股价也持续增长,而腾讯已经成为蔚来第一大股东,因为自己的坚持而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阿里,则是美股另一家上市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忠实伙伴,从2017年开始,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便始终有阿里的身影存在。

在小鹏汽车上市之前,阿里巴巴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小鹏汽车上市后,恰逢新能源市场回暖,股价同样一路增长,并且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便实现毛利转正。

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把控中,腾讯和阿里无疑抢占了先机,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度虽然与很多车企展开了合作,构建了庞大的生态圈,但是与另外两者相比则是稍显不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百度也落后于其他两家,已经跌出BAT三巨头之列。

如今,面对新能源市场再度火爆,百度不愿再次错过风口,主动进军造车行业,能够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吗?

▍手握两张牌

众所周知,汽车电气化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汽车智能网联化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特斯拉的销量之所以能够如此一往无前,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自动驾驶技术,同样的,小鹏汽车也因为自动驾驶技术还颇受资本的青睐,它将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搭载激光雷达量产智能汽车的企业,这无疑能够为自动驾驶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之所以提及到自动驾驶技术,是因为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同样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它进军造车行业的底气。

百度自2013年便涉足自动驾驶领域,在北京开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到2015年年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再到2017年发布Apollo计划,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官方数据显示,百度自动驾驶阿波罗测试车队规模达500辆级别,获得的专利数超1800件,测试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与Waymo等处于同一梯队,这意味着,从进入造车这一行业开始,百度已经拥有天然的优势。

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造车的合作伙伴吉利将为它提供技术、产能的支持,这意味着百度不必摸着石头过河,像很多造车新势力那样一步步试错并纠正,这无形中能够节省很多时间,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时间意味着很多东西。

据了解,双方将基于吉利的SEA浩瀚架构进行合作,该架构可以生产1800-3300mm轴距的车型,覆盖紧凑级到中大型轿车,以及SUV、MPV甚至是跑车和皮卡。在浩瀚架构下,智能电动汽车软件开发时间缩短50%以上,这正是百度所需要的。

遥想当年,造车新势力为生产资质,为资金而苦不堪言,至少百度不必经历这种折磨,基于此,百度汽车或许值得小小的期待一下。

▍前路不平坦

百度宣布将造车,也引来网友一片调侃。类似“未来启动车辆是不是要先观看30秒的广告”,“不开会员0km/h,开了会员100km/h”这样的评论让人忍俊不禁。

诚然,百度造车已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造车新势力的经验表明,造车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百度还需要面对很多困难。

一方面,是进场的时机虽然不错,但终究还是有些晚,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到竞争激烈的“厮杀”阶段。

一直以来,都有着关于造车新势力最后只能剩下一家或者几家的说法,事实也确实如此,造车新势力淘汰赛早就已经开始了。

很多车企还停留在PPT的阶段,量产车还未交付便黯然离场,另外有些造车新势力尽管已经量产交付,但是每个月惨淡的销量也很难看到未来。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有着很明显的聚集效应,处于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瓜分了大部分的销量。

百度造车自然也会冲着成为头部新势力而来,而在第一梯队,蔚来理想和小鹏凭借着踏实的销量,地位极为稳定,百度所面对的压力非常之大。

除此之外,还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以及特斯拉这个庞然大物也在虎视眈眈,如何从中突围是需要百度好好考虑的。

另一方面,百度该考虑如何打动消费者。对造车新势力而言,量产交付不过是造车的开始,对百度来说亦是如此,虽然前文对百度造车调侃的段子有些好笑,但不难看出人们对百度是有些顾虑的,那么如何打消这些顾虑呢?

无论是蔚来还是理想,在开始交付的阶段都曾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百度一边应该尽量避免产品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是另一边也应该做好准备,如果产品出现问题,该如何妥善解决。

简单来讲,百度该考虑让自己的产品能够从琳琅满目的新能源车型中脱颖而出,如何让消费者对“百度汽车”保持期待。

新能源汽车再次火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百度宣布造车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它既是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浪潮,同时也是对于之前屡屡落后于其它互联网公司的不甘。

对于深谙自动驾驶技术且与吉利进行合作的百度来说,进军造车行业已经拥有了很高的起点,那么它是否能够克服摆在眼前的重重困难,进而从翻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重返辉煌呢?或许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