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斯拉成为苹果,BBA成为什么?|李子曰

特斯拉三番五次降价之后,给人一种感觉,它没打BBA市场的主意,它要去吃大众、丰田的蛋糕。年初蔚来李斌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出过这个观点:「他们(特斯拉)的目标就是成为大众」。
价格上的确给人这种感觉,中型车Model 3(参数|询价)约25万起,紧凑型SUV ID.4系列系列约20万起(皆为补贴后),已经很接近不同级别车型的常规价格差异。
但这是不是等于说特斯拉就要做大众?
说特斯拉要成为大众,这一观点倒也不能说离谱,只是又陷入了传统汽车思维的惯性,总拿汽车企业作为标准去判断特斯拉。而特斯拉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把自己当成汽车企业,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拒绝参加车展,它拒绝接受任何汽车企业的价值判断,它也从来不遵守汽车企业的研发或生产或任何规律。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认为它想成为大众呢?
如果一定要给特斯拉找个坐标的话,也应该是苹果。ta们自己也会这样选。

▲图片来自网络
苹果象征了什么呢,它几乎就是高端科技产品的定义。手机,当然;电脑,当然;笔记本电脑,当然;耳机,比它更好的就是专业hifi耳机了。而苹果也是有入门产品的,比如iPhone 12 MINI。
Model 3和Model Y(参数|询价)就可以理解为苹果的iPhone 12 mini,那只是特斯拉的入门级产品。越来越多的消息证明特斯拉很可能还会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20万以下的车型,如果成真,那台车则会扮演特斯拉的iPhone se。
归根结底,Model 3和Model Y只是入门产品,如果只看入门产品——而忽略掉整条产品线——就定义特斯拉的级别,这并不恰当。
很显然的一点,大众、丰田这个级别的汽车品牌,它们的体系里不会有像Model S(参数|询价)和Model X(参数|询价)这样的高端车。诚然大众曾经有辉腾,但早在六年前就不再继续头铁、放弃作罢,而作为替代品的辉昂(参数|询价),把价格狠狠压缩到了30万级别起;至于丰田,ta们对待皇冠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扛不住、停产,推出的替代品亚洲龙(参数|询价)则把价格压缩到比大众CC(参数|询价)略低,只稍高于传统B级车。这还是大众、丰田这种巨无霸才能做到的事情,其它品牌的高端车根本做不到,甚至根本没有高端车。
Model S的价格几乎是Model 3的三倍,Model X的价格则是Model Y的两倍带拐弯,并且ta们还有更加昂贵的超跑Roadster(参数|询价)。一个大众、丰田级别的汽车品牌,怎么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图片来自丰田官网
如今Model S和Model X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全球年销量已经降到万台级别。这无非是因为Model 3和Model Y的持续发力。想要快速占领市场的特斯拉,要把重心转移到这两款价格更为低廉的车型上,因而还没有划出精力来顾及Model S和Model X,这两台车甚至都还没有国产。
可即便如此,Model X也曾一夜之间降价34万。再联想一下Model Y刚一国产就降价16万,关于Model S和Model X终极形态版本的价格,大概拉到四五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而此前特斯拉在北美席卷销量榜,Model 3的销量超过BBA等豪华品牌同级车销量总和这一事件被一再提起的时候,它当时的价格约等于BBA的C级、3系和A4。如今Model 3降价不再去跟它们竞争了(但也并非全无竞争,高端车型仍有价位重合),降价后的Model S和Model X呢?
现在看来,Model 3的价格有可能最终被定在略低于奥迪A4的位置,不跟任何一个级别单独竞争,但大众迈腾(参数|询价)和奥迪A4两个级别的市场它都能吃到。那之后,Model S完全有可能来到略高于(或略低于)A6的级别(也是E级和5系的级别),不跟这个级别的车型直接竞争,但这个级别以及更高级别车型的份额都要吃掉。
很大程度上,特斯拉就不是去跟谁竞争的,它只是进入一个市场,然后占据这个市场。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苹果推出AirPods,又推出AirPods Pro,又推出AirPods Max,森海塞尔、AKG、BOSE乃至更高级别的宝华韦健、B&O的耳机就不再被视为大众消费品,而是成了专业耳机。当它们从大众消费品耳机变成专业耳机,它们的销量、份额就要掉下去,就不再是主角,而成了备受尊敬却不受瞩目的老戏骨和终身成就奖得主。奥斯卡影帝、影后的入围名单里,就不再有ta们的名字了。

▲截图自苹果官网
如果大家觉得手机与汽车相差甚远,事实上耳机与汽车却有着极大的共同点,它们都是那种用极不对称的成本获得的高级享受。当下的汽车市场,法拉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宾利就是那个老戏骨和终身成就奖得主,它们备受尊敬、毫无置疑,却毕竟不是主角。
如果特斯拉在未来真的成了「汽车界的苹果」——这种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假如,假如,假如,BBA不能有效地应对这种变化,它们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新的法拉利和劳斯莱斯。
当然,这一切有着复杂的前提,特斯拉要保持甚至升级当下的成长速度,并且,它们必须停止如今这种频繁出问题、又频繁推卸责任的状态。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