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SUV明星长安CS75PLUS的“硬骨头”

优秀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除了它有形地带给你的愉悦外,还有对于内在品质、它所体现的精神的认同。
>
俗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这话可以用于一个人的勤奋努力,也可以用于一款产品的精雕细琢。我们总是见到了成功者的玉树临风,却往往看不到他们的修身健体的辛苦。
优秀的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除了它表面带给你的愉悦,还有对于内在品质、精神的认同。

就比如汽车产品,在当下数不胜数的SUV中,总有那么几款明星产品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哈弗H6(参数|询价)、比如长安CS75(参数|询价)PLUS,它们的竞争近乎形成了“顶角”之势,以市场销量排行第一第二的姿态,引领SUV市场,成为中国SUV产品的绝对领跑者。
除了它们紧凑型定位和过人的产品力、性价比契合10万+SUV消费群体的期望,也就是产品给予的让他们自愿付出这样的价钱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内在品质因素,让消费者乐于接受他们。哈弗H6做过很多安全试验,比如在中汽研做过翻滚、偏置、顶部承压等。

而长安CS75LPUS在“强身健体”方面,也绝对是一把好手。它除了是SUV销量明星外,还是安全碰撞明星,不仅获得C-NCAP“五星安全评定”,并在C-IASI(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碰撞测试中,以6项优秀(G)的成绩超越了大部分合资品牌车型。而且在2020年11月,还以高分表现通过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举办的国内首次“双美标”公开碰撞测试。
为了进一步展示安全的由来,日前长安汽车别出心裁,搞了一场3D VR体验,让媒体戴上VR眼镜,透视从研发制造,到试验验证全过程,来观察安全品质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此次3D VR体验,长安CS75PLUS用了苛刻的挑战测试,在极端温差之下,进行四通道震动耐久试验、整车震动耐久试验,通过频率和幅度的调整,检测整车在各种极端使用场景中的安全性能。
这个苛刻的挑战测试,分为五个实验:
一是整车高低温振动耐久试验。我们知道,四门两盖的耐久试验,最是考验汽车产品闭合件耐久安全的项目,一般都会以机械臂上千万次的重复开合,模拟一个产品在用户手中整个使用寿命中,产品部件的耐久性。

重复开合次数相当于使用50年,这远远大于目前来说汽车产品一般顶多使用十多年,同时用户所使用的环境、尘埃、光照等影响下,进行耐久模拟,从而对车辆的振动耐久进行评价。
二是零部件高低温振动耐久试验。模拟座椅在车内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在承载驾驶员的情况下,产生姿态变化,测试座椅的耐久性。
除了座椅,通过多轴振动台可用来进行发动机悬置、油箱、HVAC系统、座椅、电器系统、电瓶架、仪表板、排气系统等各个部分在周围环境和部件振动时的耐久性测试。

三是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模拟汽车所受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载荷,通过轮心传递到汽车其它各个系统零部件;以准确模拟,达到车辆实际所受的多向应力状态。同时,在每个角对力和力矩进行六自由度控制,重现路试一阶段所受的多向应力状态,精确考核整车金属结构件的疲劳强度。

四是环境实验室。在30平米的环境实验室中,模拟地球上各种极端气候,从南北极到撒哈拉沙漠,复核模拟高低温环境温、湿度、日照强度、风速、道路负荷阻力、坡度参数的综合环境,可以对CS75PLUS极限环境下的性能和油耗进行测试。

五是高速车辆稳定性试验。在长安汽车投资建设的综合试验场,是对车辆在高速行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通过这些苛刻挑战测试,媒体以3D VR体验的方式,“见证了”长安CS75PLUS的“骨头”是“硬”的。
安全、耐久,是汽车作为一个出行工具最受消费者看重的,也是汽车的最本真。正像本文开头所说,表面的成功,一定是有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中国优秀汽车品牌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自主品牌的领跑者,绝不是运气好,绝不是赶上了好时机,恰恰是在中国车市告别了井喷期,车市下行,竞争惨烈的这七八年脱颖而出的,因为只有充分的竞争,好东西才能浮出水面。
长安汽车是一家央企,从早期军转民开始切入微车领域,逐步进入乘用车行业,从尹家绪时代打基础,到目前朱华荣董事长主舵,已逾20年。

起步较早的中国品牌,如奇瑞、长城、吉利其实都经历了类似长的时间,有的品牌能做得强,有的品牌销声匿迹,纵然造车成败背后有太多负责的综合原因,但坚定地搞研发、做技术创新,以消费为导向,以造精品车的长远目光坚持下来的,就成功了。
就以长安为例,“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的布局,都是着眼于研发,这个布局我想应该是从尹家绪时代就打下了基础,定下了战略,徐留平、张宝林坚定了延续了研发为本的基调。

从长安了解到,其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超过1100亿元。
这巨额的投资背后,我们看到了有包括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而先国际进实验室里包含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