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汉兰达(参数|询价)就是7座SUV的标杆车型,上到30万元,下到10万元级别的7座SUV车型,在宣传或者对标竞品这一部分,或多或少都会涉及汉兰达。甚至打出“秒杀”、“超越”、“碾压”汉兰达的旗号,可历来碰瓷汉兰达的都基本没好结果。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吉利汽车在营销方面向来都是比较新颖且花样百出的。这不,最近上市的吉利豪越(参数|询价),低配售价才10.36万元,顶配售价不到14万元,在上市时也上演一波碰瓷汉兰达。

如果你没有留意观看上市发布会,只是刷到新车价格表,大部分人都会处于懵逼的状态,会提出“豪越上市了6款新车?”、“这个大汉是豪越的升级版本?”、“价格相差近一半的大汉到底是何方神圣?”等相关疑问。

得知“大汉”就是汉兰达的结果之后,强行让价格相差近一半的两款车型进行了一番对比,你会由衷地佩服吉利营销手法的高明之处。但事实上,巨大的售价差已经不能使两款车型成为真正的对手,吉利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或许在于,想把豪越打造成为“自主品牌的汉兰达”。

聪明的定位

从上市的阵势来看,不少人以为这又是吉利汽车冲击中高端的旗舰产品,但其实不以为然。10.36-13.96万元的售价区间,即使和自家售价8.88-15.68万的紧凑型SUV博越(参数|询价)相比,豪越的整体售价也是偏低的,这样的售价是否太过保守了?

其实,豪越以象征品牌高度的7座中型SUV身份冲击更高端的市场,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早在2014年,吉利汽车曾发布了一款中型7座SUV——豪情,售价为12.29-15.29万元,这对于当时的吉利汽车来说的确是旗舰产品的存在,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与整体时机尚不成熟,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随后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不断向7座中型SUV发起攻势,产品甚至触碰到将近20万的售价区间,在经历过短暂的销量冲高之后,现在的销量却处于非常尴尬的状态,不难看出,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7座中型SUV的接受度仍然停留在1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

吉利汽车清楚地意识到,7座SUV市场并不是一个份额足够大的细分市场,基于一众自主品牌冲击中高端7座SUV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将豪越的售价定在了接受度更高的10-13万区间。由于大空间的设定又与其他紧凑型、中型SUV形成了足够的差异化优势,且提供5座/7座版本任消费者所选择,能覆盖更多的目标人群,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巧妙的打法

自主品牌中的7座中型SUV车型并不少,但吉利豪越的特点在于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如同冠道(参数|询价)在大5座SUV中的市场地位一般。目前,自主品牌阵型中热度较高的中型SUV,它们的起售价都超过了吉利豪越的顶配价格。

而像销量比较好的7座中型SUV里面,售价比豪越低的车型,品牌影响力又远不如吉利汽车。这样一来,吉利豪越就是能在主流自主品牌中买到最便宜的7座中型SUV了,不得不说,这样的定位、定价策略实在绝了。

从吉利豪越“全民大空间SUV普惠时代,来了”的宣传口号中不难看出,其最大的卖点在于空间。车身尺寸为4835/1900/1780mm,轴距达到2815mm,在高度和轴距上是要领先于汉兰达的,由于只标配了双排五座,第三排座椅是需要选装的,所以,它更像是模仿本田冠道的做法。

既能锁定大5座意向用户,又能争取到7座刚需的用户群体购买,覆盖更多的用车场景需求。

扭力梁成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大部分7座SUV包括汉兰达等车型,第三排座椅的坐姿和空间表现是很一般的,像是蹲坐在小板凳上。由于吉利豪越瞄准的是10-13万区间的用户群体,对于他们来说,实用性才是王道,而非独立后悬挂则是吉利豪越的特点之一。

与众多使用独立后悬挂的7座SUV不一样的是,吉利豪越采用了非独立后悬挂。这样的好处,就是第三排的坐姿能更加端正以及后备箱能释放更大的空间,加上其车顶部分做到足够的平整,使得第三排乘客也能有舒适的坐姿和空间享受。

这也是那些20万+MPV为何还在使用非独立后悬挂的原因之一,吉利豪越就像是披着SUV外观的MPV车型,不管是定位还是车身结构,都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在SUV市场中表现出足够的差异化优势,整体的吸引力是非常高的。

如果以13.96万元价格购买顶配的吉利豪越,1.8T+7速双离合的动力组合,还有完善的驾驶辅助系统、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入位、12.3英寸液晶仪表、自动矩阵式LED大灯、自动分区空调等配置,再选装个7座,这个价位也没有谁了,性价比是妥妥的。

Nice车观:吉利汽车很清楚地知道取舍之道,将一辆中型7座SUV的价格控制在紧凑型SUV的售价区间,使豪越成为一辆极具竞争力的车型。一方面,大5座能很好地契合需求升级的SUV市场;另一方面,对于有7座刚需的用户群体,一个非独立悬挂能换来更实用舒适的7座空间享受。而对于那些喜欢MPV车型的实用性又更青睐SUV车型外观的用户来说,吉利豪越更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