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前日产CEO戈恩出书,揭露自己被捕幕后黑手
进入11月,众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大涨消息陆续公布,不只是蔚来小鹏理想收获胜利果实,就连威马哪吒零跑等二梯队新势力以及比亚迪、五菱等传统车企也来势汹汹。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正式明确了未来15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两大利好消息仿佛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打了一剂高浓度鸡血,一时间相关产业链股价飞涨,甚至碾压了多家老牌传统车企,人们似乎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的苗头。
所以,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局面真的要来了吗?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开始大杀四方了吗?
谁給新能源汽车打了鸡血
如此看来,新能源这波大涨不仅仅是打了鸡血,更像是打了强化血清。
新能源大势已至,由不得你唱衰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如果说限牌是当下解一时之急的临时之计,那么《规划》的发布便是新能源汽车稳中向好的长远蓝图。
它与此前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相呼应,再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与日俱增的市场地位,无论是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市场消费倾向方面,未来都将是备受推崇的主流。
截至11月5日收盘,美股上市的蔚来汽车市值达57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87.5681亿元)。

目前,全球市值前五的车企,中国车企占据了两个席位,而造车新势力也占据了两个席位。造车新势力几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传统车企经营了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市值,一时之间,关于新能源产业股价高企背后资本泡沫的猜疑也是接连不断。
尽管猜疑不断,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世界的能源格局还是资本市场对新技术的预判,都强有力地将新能源车企推向这个浪尖。至于能否在浪尖站稳,还要看年轻企业的底气。
百分之二十不是小目标
据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9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占汽车销量的4.82%。
虽然最终引发的《规划》较意见稿目标有所下调,但辛国斌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这个难度还是很大的。”
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所以,虽然当前《规划》和《路线图》都有了,但是后续《规划》的愿景能否真正实现,《路线图》的指导能否真正起作用,还要看政策方面能否有效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变革能动性。
虽然当前大城市的限牌政策给予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很大的推动力。但是要真正实现20%的规模目标,政府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一方面是在供给侧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同时要不断推进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升级,真正为消费者提供适用的放心的产品。
其次是在需求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必不可少,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也要跟上,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
而更关键的是,要通过多种商业模式,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充满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将电量焦虑降到最低,这才是消费者敢于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先决条件。
在《规划》与《路线图》的指导下,接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升优势是可想而知的,因为20%的目标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每一年都必须努力刷新自己的纪录。
2035的美好愿景不能靠一时的鸡血,在上升拐点出现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要逐渐踏上一条稳健增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