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8日,(美国8月27日),小鹏汽车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了,继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后,小鹏已经是第三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在蔚来理想股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小鹏每股21.22美元,大涨41.47%总市值153亿元,相当于人民币1050亿人民币

如果再加上蔚来的235亿美元,理想的162亿美元,三家加起来的总市值已经突破500亿,虽然离特斯拉的4172亿美元还是差了很多,但在我国的造车新势力当中算是不错的表现,但一直让我捉摸不透的是,即使特斯拉作为目前新能源市场的领导者,但市值居然超过了百年车企老丰田,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一家只有17年历史的新公司,潜力居然这么大,可能是新能源的趋势已经深入人心,也可能是资本之间的博弈游戏,但不可否认,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老大,确实是有两把刷子。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算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很多传统车企也纷纷开发自己的新能源车型,但这个热度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要看后期发展,也说不准,过几年就会推出比电车还环保还便宜的能源?这也是说不准的事。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国内比较知名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有什么利器呢?智能!在这个各家厂商都主打电车续航的时候,小鹏虽然也拿706km续航的P7做自己的宣传口号,但不可否认,客户购买电动汽车,压根不在乎你有几百公里的续航,他们只关心,你能不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足够的智能,这点,从续航400多,月销依旧过万的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上面就能看到,续航400多公里,为什么还是会有人花将近30万买一台紧凑级轿车?那就是特斯拉主打的自动辅助驾驶,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在这一领域,老大的地位短时间内很难撼动。

同样,智能也是小鹏一直以来的标签,对于小鹏来说,让电车走智能化,甚至比续航更加重要,“Weare aleading smart EVcompany(我们是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这句话是8月8号向纽交所递交的招股书里面,小鹏向美股市场介绍自己的开场白。

小鹏的智能首先包括电车最核心的自动驾驶,为了证明自家产品足够可靠,小鹏公开了一系列自动驾驶相关数据,包括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的数据集,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290万张带注释的图片,并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挨罚了自然语音处理和语言理解能力

并表示会在2021年推出可以在高速使用的NGP功能,包括高速自动改变车道,自动超车,识别交通标志、自动调节速度等。

除此之外,内置的AI语音助手还可以识别不同的关键字,可以对语言文本进行分类并理解其含义,支持连续对话和随时打断回复,以及可以持续更新的OTA升级

晓鹏表示,自2018年至今,共推送了八次OTA升级,让系统可以把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云端,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把改进后的算法OTA到用户端,包括持续更新的自动驾驶,智能操作,以及电子控制的动力总成和电器电器架构等等。

第三就是价格,小鹏有最开始的G3来主打低端市场,随后推出P7占领中高端的电车市场,开始逐渐走向高端化,小鹏说过:“传统自护品牌大部分都在做15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这样的市场规模大,但利润会低一点,但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友商都把目标定在了30~50万的高端市场,但随着电气化的普及,我相信中高端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的确,蔚来的首款作品就是定价40多万的蔚来ES8(参数|询价),随着逐渐有了市场反响后,又推出了价格更加入门的ES6,高开低走的操作也让不少人记住了蔚来这个品牌,这也让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蔚来就是很贵的电动车。

而特斯拉也同样是先拿价格高昂的Model S(参数|询价)和造型惊艳的Model X(参数|询价)来主打高端市场,随后下放技术,降低门槛,推出更为亲民的Model 3系列来细分市场,但小鹏从低端到高端,确实是很难在用户心理竖起高端品牌的形象,用户的不安,大众的怀疑,一切都随着纽交所的钟声烟消云散了,反观造车新势力,从2015年的百家争鸣,到现在只剩下了几十家,而这几十家中,稍微看得过去的好像也就是蔚来小鹏和理想了

虽然质疑声一直不断,但好在都成功上市融资,解决了最起码的资金问题,而且蔚来的换电还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号召,加上八大银行和合肥政府的扶持,算是日子最滋润的新势力公司,而接下来,小鹏的路该怎么走,我们拿市场表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