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像恒大这样一家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脑回路”,竟然想到了要自己造车。莫非是许老板对贾跃亭当年的“不靠谱”行为依旧耿耿于怀,仗着财大气粗,一气之下决定“下场开干”?不管怎么说,恒大的确勇气可嘉。只是,造车真的那么容易吗?

老话说得好:隔行不取利。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开始“隔行取利”,玩起了跨界营销。而以房地产起家的恒大集团,终于也没能禁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诱惑,义无反顾地投资建厂,成立恒驰汽车,开始正式加入“造车新势力”的阵营中。

8月3日,恒驰汽车在上海和广州一口气发布了6款新车,车名简单粗暴的被命名为恒驰1到6,车型涵盖了两款轿车、三款SUV以及一款MPV,无论是发布数量还是产品覆盖度,均前所未有,而这样的行为也的确符合恒大集团“壕无人性”的做事风格。要知道理想、蔚来以及小鹏这三家的在产车型加在一起才勉强超过了恒驰汽车的数量,而这些“造车新势力”们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筹钱、融资,然后续命。

此话绝非玩笑,要知道前不久,小鹏汽车刚刚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达到近5亿美元(约合35亿人民币),这就已经把小鹏汽车乐开了花,而对于恒大集团来说,几十亿人民币只能称得上是“洒洒水”。

但是话说回来,汽车制造业不比房地产,是个极为烧钱,且见效慢的产业,并且后续的投资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根据恒大集团刚刚发布的预期半年度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恒大集团的核心净利润预期约为19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7%;净利润预期约为14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6%。这其中虽然有疫情影响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房地产业也在逐渐衰退。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恒大究竟打算为恒驰汽车“输多少血”,“输多久”?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给出答案。

而对于发布的这6款车本身来说,尽管是由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 和丸山公顾这三位设计师操刀打造,但平心而论,这几款车的设计水平实难服众,既没有蔚来汽车的惊艳感,也没有小鹏汽车的科技感。并且我猜这三位设计师在此之前一定没开过“碰头会”,不然设计风格一定不会各“说”各的,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乡土气息”浓厚的恒驰汽车LOGO相信一定是经过许老板拍板决定的,只是这样的LOGO看起来活脱像是个球队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形象完全不搭调。

在产品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新能源车最关键的“三电技术”和新车的各项参数上,恒驰汽车并没有给出答案,哪怕是账面数据都没有。在此我不禁要打个问号,恒驰汽车的产品力究竟如何?真的能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上海松江和广州南沙的工厂将会于今年年内竣工,车辆明年投产,首批产能为20万辆/年吗?除此之外,如此激进的产品策略,对于车企的实力更是一种考验。恒大如何能做到同时撑起众多车型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工作?难道说,科技真的“以换壳为主”吗?诺基亚的惨痛教训已经忘了?

我相信,恒大集团的相关决策者们一定已经对新能源汽车项目做了认真的评估。但对于造车经验为“零”的恒大集团来说,光有钱是万万不够的,就像著名企业家董明珠女士所言,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才是关键。所谓的“大师设计”无非只是个噱头罢了,不形成自己设计体系和设计语言,再多花哨的外表都是无用功,并不能让消费者记住。只有质量过硬的产品、高性价比,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才是车企生存的根本。

还是那句话,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淡”,希望恒驰汽车能够踏踏实实的造车,而不是昙花一现。在这里,只能祝恒驰汽车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