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0万元是造车新势力高合HiPhi X(参数|询价)给出消费者的最终售价,作为造车新势力,以这个价位的车型打入市场能看得出其目标旨在进军高端电动车市场。

作为一个不曾被大众知晓的品牌,一经上市就主攻高端市场,我们不得不佩服高合的勇气。那么高合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让他拥有出世即竞争高端市场的勇气?其首款车型HiPhi X又是否具备冲击高端市场的实力?大家不妨跟随车叔一起了解。

高合是华人运通旗下的全新汽车品牌,而华人运通则是于2017年成立的一家创新出行科技公司,华人运通从成立到现在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一家全新公司如何在三年的时间内推出自己的全新车型?这让很多朋友都感到诧异,况且这还是一辆主攻高端市场的豪华车型。

一般情况下,一个全新车企能满足这样高效率的研发节奏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高合汽车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汽车研发工程师,在高效管理机制下,他们运用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确实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全新车型;另一种可能就是高合的首款车型HiPhi X直接照搬了其它现有车型从而大幅缩短研发速度,而这三年时间不过是对车型作进一步完善罢了。

通过对HiPhi X进行一番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与贾跃亭的FF91车型的外观造型高度相似,只不过是在车门的造型上,HiPhi X有了更多的玩法。

顺着这些线索我们找到,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此前确实被贾跃亭招至其麾下成为乐视汽车的全球副总裁,不过在2017年便以身体不适的原由退出乐视,其中详细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丁磊退出乐视之后仿佛得到贾跃亭真传,他对资本的运用如同贾跃亭一样信手拈来。

退出乐视后,丁磊随即携手丰实资本成立东海岸资本,接着华人运通便应运而生并由丁磊出任董事。看到这里,说丁磊是贾跃亭的门徒确实一点都不为过。从这段经历我们也不难看出丁磊确实与FF91车型有着直接关系,所以现在的高合HiPhi X与FF91高度相似也就不难理解了,或许这可以看成是贾老板梦想的进一步延伸。

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年轻企业,它又如何拥有自己的工厂去生产这样一款高端车型?代工显然是最便捷的途径。经了解,高合汽车因为没有生产厂房,所以经盐城市政府牵手后由东风悦达起亚对HiPHi X车型进行代工生产。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毕竟东风悦达起亚的车型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虽然东风悦达起亚本身质量受到市场认可,但对于这样一款入门售价近70万的高端SUV,东风悦达起亚此前并没有过相关的制造经验,作为东风悦达起亚代工的首款高端SUV,其品质是否能衬得上如此高昂的售价?我们不得而知。

而且用一个稚嫩的品牌进军高端市场,不知道丁磊是否作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毕竟这种高端电动SUV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相当有限,就拿最早进入该领域并且与HiPhi X售价高度重合的特斯拉Model X(参数|询价)来说,其2020年1~10月的累计交付量不过4200多台,平均每月仅交付400多台,这还是一个已经经营十多年的电动品牌,而且特斯拉在Model 3(参数|询价)大量出货之前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那么高合HiPhi X进入市场之后会获得超过Model X的销量表现吗?如果不能,高合又依靠什么盈利?它的亏损会持续多久?它的资本又能供他亏损多久?如果一家企业不能盈利那它又依靠什么持续生存下去?

除了过于稚嫩的品牌,这个定价区间也让我们看不到高合的未来,68~80万的售价区间,除了Model X还有保时捷Taycan(参数|询价)以及奥迪e-tron GT都是HiPhi X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目前,HiPhi X除了车门造型较为新颖之外,我们看不到太多创意,而且在动力系统上HiPhi X完全占不到优势,其现款车型最大马力仅为598马力;但特斯拉Model X 2021款车型却分别有670马力和1020马力的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Taycan虽然由传统车企生产制造,但其动力输出也较为多样,从326~762马力共有四种动力可选。

动力单一,创新不足,丁磊在HiPhi X诞生之前肯定了解。但为了给这款车型造势,高合还是打出了V2X车路协同这样的新技术,对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个技术的确有些不知所云。实际上V2X包含了V2V(车与车沟通)、V2P(车与人沟通)和V2I(车与交通设施沟通)。通过字面我们不难理解,目前能做到的V2X功能,除了车和人的沟通,其余两项在目前根本不能实现。因为要实现车和车沟通,以及车和交通设施沟通就必须让所有汽车厂商有一个共同协议,这样才能做车与车之间无障碍的沟通。

也许会有人说,高合可以和高合沟通呀?就目前来看,高合的销量并不会太高,所以一个城市中两位高合车主能遇见的概率就变得极小,这样一来这个功能也就如同摆设了;而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沟通除非政府能够放开交通设施的权限,比如给红绿灯安装相应的感应单元让车辆可以感知,否则这项V2I功能同样是个摆设,在车叔看来,这种云里雾里的宣传方式甚至有通过认知壁垒来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而且通过这个宣传点我们也不难看出,高合因为创新不足,所以在高科技宣传上甚至有强行凑数的嫌疑。

不过这也能够理解,毕竟高合只是一个成立三年的全新公司,其技术积累浅薄也都在意料之中,只是它在对产品的宣传上过于高调,而我们看到此前像前途这类电动车企也都异常高调,但等待他们的结局却并不乐观,那么高合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根据目前的表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现在的表现并不符合市场的主流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