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弗H6碰撞测试气囊未爆开的调查结果、评论和反思

2020年12月31日上午,中汽中心与长城汽车在北京共同召开“C-NCAP热门车型-第三代哈弗H6(参数|询价)侧面碰撞试验情况说明会”,针对第三代哈弗H6在C-NCAP侧面碰撞测试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说明。这一异常情况是指:在2020年12月23日,中汽中心C-NCAP对第三代哈弗H6进行侧面碰撞测试时,测试车辆的侧气囊/侧气帘均未正常弹出,双闪灯也没有闪烁,而非撞击侧的车门在碰撞结束后的第一时间也无法顺利拉开。
根据中汽中心通报,当天测试车辆在碰撞试验准备阶段工作人员进行了软件升级的数据下载及安装。而试验开始前倒计时三秒时,恰好进入了与电源相关的代码刷写时段,使整车部分部件开始处于断电状态。此特殊情况下,测试车辆尾灯、双闪灯、侧气囊/侧气帘、车身控制器均不工作。所以,在碰撞台车与测试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刻,软件升级尚未完成,因此发生侧气囊/侧气帘未展开、车门锁死等情况。

这一通报和2020年12月24日长城汽车对媒体的初步通报相一致,并细化了原因。24日当天长城汽车即声明初步诊断造成碰撞测试异常情况的原因为车辆处于断电状态,而具体导致断电的原因将进行进一步排查及技术分析。

2020年12月31日中汽中心和长城汽车共同召开的情况说明会上,中汽中心就碰撞测试的视频和时间线进行了细致回放和说明:
测试当天13:57分,测试车辆上线后,系统自己经过状态确认,符合升级条件后,升级条件为电源挡位为ON,当时发动机转速为0,车速为0,驻车制动处于驻车状态,挡位处于空挡,电池电量充足,发动机为停止状态,测试车辆开始进行软件刷新检测。而侧碰实验前按照规程,经确认整车状态正常,仪表显示正常,可进入实验执行阶段。
14:02:45秒,试验开始进入20秒倒计时。(此时我们注意到尾灯还是亮的,而后倒计时8秒时尾灯熄灭)
14:03:02秒,也就是倒计时三秒时,测试车辆进入与电源相关的代码刷写时段,整车部分部件电源处于断电状态,此状态下,尾灯、双闪灯、侧气囊、侧气帘、车身控制器均不工作。
14:03:13秒,侧碰台车与测试车辆发生碰撞,侧碰实验结束。但此时升级尚未完成,测试车辆仍处于断电状态,测试车辆的中控屏显示刷写正在进行,直至安装100%完成。

以下为笔者观点,不代表中汽中心和长城汽车的意见:
我们看到,中汽中心操作人员对车辆进行软件升级是引发此次异常结果的重要原因。而恰好碰撞时赶上了断电的“关键时刻”,不管你信不信,就是那么凑巧。由此也难免产生了种种的争论。比如——
1、这款哈弗车型到底经不经撞?
2、车辆OTA会不会引发安全风险?
3、更是难免被质疑和讨论的,当属这次碰撞测试是否有猫腻?以及这次情况说明会后网友所质疑的:中汽中心在测试前搞软件升级到底是无意的还是故意为之?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哈弗车型到底经不经撞?我们不直接评断,因为这次碰撞测试出现异常而导致没有一个正常的结果,后续的碰撞测试肯定还有,我们等正式的答案。但实话实说,凭借第二代哈弗H6连续多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冠王地位,作为长城汽车的“命根子”车型,经过大幅平台升级的第三代哈弗H6表现理应是只会提升而不会降低,这样的推论是从车辆刚性的提升、主被动安全配置的提升能理性推断的。尽管情况说明会上证实这是一次“假摔”,但毕竟是长城汽车柠檬平台车型在C-NCAP的第一次碰撞测试,由此而经历舆论危机和风险,笔者推断长城汽车肯定是比较窝火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OTA是否会引发安全问题”,从这次碰撞测试来看,我们起码知道升级过程中会影响车辆的供电及安全系统。但笔者认为,测试只是一种极限的情况,事实上汽车OTA升级需要用户的确认,大家对手机升级也是非常熟悉了,无论是系统的要求还是人的习惯,都不会在进行系统重大升级时去开动车辆,所以也不必质疑OTA短短过程中会影响安全。

根据深度的情况说明,这碰撞测试出现异常情况所源于的升级,是12月19日推送的升级通知,升级内容主要包含优化电源策略,增加顾客忘记关闭位置灯后锁车的异常耗电处理,以及新增后碰撞预警功能和倒车侧向辅助功能,紧急车道保持和智能过弯功能,提升用户智能驾驶体验。
实际上长城汽车为第三代哈弗H6进行OTA而设置的软件升级控制策略,是在用户升级前必须经过提示和确认、7项车辆条件检测,任一环节不确认或条件不满足都无法进入下一环节,用户在正常用车或行驶状态是不能升级的,用户也可以下载后再另选时间升级。
据长城汽车介绍,尤其是在12月19日的升级中会有整车部分部件短时断电状态,安全等级比较高,为此专门提示了用户升级过程中:“整车功能将失效,也包括主被动安全功能失效,提示为保证更新过程中的安全,请将车辆置于安全的环境,安装过程中,请勿改变车辆状态等”。
所以,笔者认为车辆OTA升级会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进行车辆升级一般都会在车辆于停车场和车位等安全位置进行操作,至于说质疑停车时升级还是有可能被“飞来横祸”撞到,那就是太钻牛角尖了。也许会有人提议,那为何不在夜晚进行升级,这方面长城汽车的回应是:企业层面是考虑到夜晚如果车辆停在路边,升级期间显示屏会有提示界面,点亮的车机容易引起路人关注,引发不必要的担忧,所以还是希望用户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安装。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这次碰撞测试C-NCAP是否有猫腻?以及这次情况说明会后网友所质疑的:中汽中心在测试前搞软件升级到底是无意的还是故意为之?
我们注意到,这次情况说明会上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说明并不多,大概存在两处。一处是:C-NCAP官网在本次事件期间出现无法访问的问题,中汽测评中心试验管理部部长李向荣明确表示:C-NCAP官网于12月23日上午9时02分开始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而当天的碰撞时间为下午2点,两者并无任何关联。另一处是:中汽测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逐年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软件技术在汽车上大范围应用,中汽测评将跟踪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新制定的C-NCAP(2021版)的操作规范中予以细化。同时,中汽测评愿与企业及行业专家充分讨论,从技术规程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共同推进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在笔者看来,中汽中心在碰撞测试准备过程中的确有不妥之处。测试前相关人员执行车辆OTA升级是无可厚非的,但在OTA升级有安全警示的前提下,作为起码比普通消费者更懂车辆安全系统的专业人员,怎能不考虑OTA升级对于碰撞测试的影响?到底是不懂、懂而忽视了、还是本来就知道后果但依然为之?无论是哪种情况,似乎都不太应该。如果是有意为之,就是想测升级过程中的碰撞结果,那就应该专门说明测试目的和测试条件。
驾仕结语 :通过这次事件,该反思和吸取教训
无论如何,我觉得该事件是一次遗憾,各方都必须吸取教训和经验,而不能仅仅视为一次意外事件。
于中汽中心,就像测评相关负责人所回应的,在汽车智能化技术逐年发展的背景下,务必要跟上时代,在操作规范中予以细化,避免“伤及无辜”,也避免自己的公信力受到损失。
于车企,尽管这次异常情况和第三代哈弗H6的安全性本身没有实质关联,但这次事件让人们看到了汽车OTA对于汽车安全性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车企务必对于OTA升级的全过程要极其审慎,一方面是要对用户进行足够的警示,以及安全策略本身就要形成防范,避免车辆升级过程中面临上路风险;而更重要的是,务必不能因车辆进行OTA升级而导致某些安全部件紊乱等,让消费者能放心大胆的OTA,让OTA真正造福于消费者。
文|密斯特张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