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堆配置讲豪车,却还脱不了"便宜无好货"的嫌疑?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早已被打破,与之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迅速强大,出现了一大批畅销车型。而从国产车占领市场的份额来看,如今自主品牌的话语权似乎越来越重。
然而,尽管国产车正在逐渐强大起来,但事实上汽车界的"食物链"始终没有变。排在最前面的依旧是豪车,过了是合资车,而国产车始终都要被合资车压一头。
那些堆配置的"国产车"
坦白地讲,国产车如今是做得真不错。
不过由于起步晚,自主品牌一直以来只能靠更高的性价比,去合资车型的虎口下夺食。因此为了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国产车在配置这一方面,一直都给的很高,诸如车联网、智能语音系统、安全驾驶辅助系统,都是国产车的强项。

比如长安CS55(参数|询价)的配置就非常丰富,全系标配刹车辅助、上坡辅助、陡坡缓降、ABS防抱死、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控制、倒车影像等配置,这也让它在出行时具备很高的安全性。除了在安全配置上非常吸引人外,国产车在智联网这一块也做得不错,比如比亚迪唐(参数|询价)的那块中控屏可是成为了很多人的谈资,集成的众多车联网配置也让大家对国产车的进步感到欣慰,而这些配置你要想在合资车上看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多合资车如今还在大量的使用物理按键,论智能感和科技感,国产车明显走在了前列。

再对比看看许多的合资车,还是以"三大件"技术作为卖点,几乎没有在车机系统上作出新的升级,"买发动机送车""用手机支架代替中控屏幕"等的现象比比皆是。
是便宜无好货,还是性比价高?
毫无疑问,合资车在配置上的搭载是完全没法和国产车相比的,毕竟"堆配置"也是国产车如今的特色之一。但为什么国产车的配置都如此丰富了,却还是要被不少消费者嫌弃?这难道真的是便宜无好货吗?

事实上,国产车普遍卖得比合资车便宜,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相比起国产车,部分的合资车零部件是要从外面运进来的,这意味着消费者就要支付这些关税费,而国产车本就在国内生产,自然在生产成本上要少一些。而除了这些之外,国产车和合资车在技术上还是有所差距的,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上,合资车一直都是走在前列的,而这些技术的研发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

当然,品牌影响力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你看为什么BBA卖得会这么贵,还不是因为别人的品牌溢价在那里去了,就算花多点钱也还是有许多爱面子的人去买,对于这些人来讲买车就是买个面子。而在食物链下端的国产车自然比合资车更没话语权,毕竟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国内的口碑也是非常的坚挺,所以品牌溢价没那么高的国产车自然在价格上也不敢"造次"。

所以说,真不是国产车不想把价格提高,而是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让国产车必须要通过更低的价格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不过我们要看到的是,如今国产车确实各方面都在崛起,有时候消费者放下成见,或许国产车才能慢慢起来。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强大,而与之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亦然。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接受自主品牌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其中不仅需要自主品牌自身在实力上进行突破,也需要消费者打破固有的印象。也只有这样,国产品牌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国产品牌的崛起才有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