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啥都想要但又拒绝跨界车,这“病”怎么治?

欧洲街道窄、路不平,欧洲人又各个都是赛车手,于是他们喜欢操控好、身材小的车;美国人大只又大条,所以喜欢皮糙肉厚个头大的SUV;日本人环保低欲望,所以有个微型车代步就足矣。

从最早的歌诗图到现在的雪铁龙C3L(参数"询价),这些车销量之惨让车企在中国谈跨界色变,甚至吓得长安福特宁愿咬死了福克斯(参数|询价)Active是SUV也不愿承认这是一cross车型。


当然,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是辆SUV,因为没有一台SUV的后备厢能比远程FX的货箱能装。然后,他们就给这辆车起了一个名字——多功能家用车,一个轻描淡写但又充满跨界精神的名字。
在远程FX的上市发布会上,一段短片把这款车的使用场景交代的非常清楚。
一对小夫妻开了一家面包店,妻子看店收钱,丈夫开着远程FX跑业务送货,生意逐渐好了,但小两口感情却出现了问题,妻子嫌丈夫只知道生意不知道关心她,都不带她出去玩,但丈夫心想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么?最后,丈夫用一货箱的野营用品感动了妻子。

其实,吉利商用车对于远程FX这款车的开发思路是非常明了的,他们希望这是一款兼具SUV舒适性、灵活性和皮卡装载能力的车。于是,一辆和城市SUV一样有着承载式车身和独立后悬挂、和皮卡一样有后斗的多功能家用车就此诞生了。

只是这样的设计思路还是让人有些担忧,因为那辆月销十几辆的雪铁龙C3L就是简单粗暴的将中国人最喜欢的三厢轿车和SUV组合在了一起,这种物理式硬连接的跨界思路至少到现在还没有被证明过它的可行性。
至于远程FX能不能通过这样的融合方式打动它的目标群体,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只从单纯的产品层面来看,远程FX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构想,其驾驶感和舒适性确实跟一辆SUV并无二致,而货厢的存在也实打实地延展了储物空间。
或许远程FX是第一款需要分为前后两个维度去分析的产品。

车身尺寸里除超过4.9米的车长外,无论是1831mm的车宽、1713mm的车高,还是2670mm的轴距,都活脱是一辆紧凑级SUV的标准身材。当然,4.9米在皮卡中也是非常袖珍的尺寸,这保证了车辆的灵活性,因为汉兰达(参数"询价)的车长其实已经接近4.9米。
坐进远程FX的车厢里,你可以见到任何一辆皮卡都没有的“文明”。

除了反应快,GKUI19涵盖的功能可谓应有尽有。语音交互、蓝牙、车载WiFi、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腾讯视频、QQ音乐、唱吧等等,甚至还能通过OTA来升级更新App。


看完了D柱以前的部分,下面我们来说说远程FX的后斗,毕竟这还是一辆一副皮卡样子的汽车。

但是,这不代表远程FX就没有用武之地,你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辆SUV的加强版,而这个仅有1米长的货厢其实已经足够装下渔具、烧烤炉甚至一些小家具了,这些东西放在车里不仅严重侵占乘坐空间,还会把车内弄脏,而有了后面的货厢,远程FX就成为拥有最强后备厢的SUV车型。

打开货厢的地台,下面设置了一个用来装备胎的夹层,剩余的一点空间做成了一个单独储物的凹槽,同时货厢的门板也是加装了液压顶杆的,开关起来有着不错的手感。

可以说,远程FX不仅是前半部分拥有其它皮卡不具备的“文明感”,它的货厢使用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粗鲁”了。


先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些武断,就算双离合在崎岖路面真的容易过热,那这样的路况也并不在远程FX的工况范围之内,毕竟从这辆车整体的规格来看,它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城市轻皮卡的使用场景,是对SUV加强。

面对挑剔苛刻的中国消费者,跨界是车企能想到的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但往往越容易想到的办法执行起来越难,真正想要把两个类型的车相结合,形成良性的化学反应,做到1+1>2,这还需要车企对消费者的需求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文/王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