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美标”公开碰撞,长安CS75 PLUS表现几何?
现场公开碰撞的两声巨响,足以证明,长安CS75 PLUS(参数|询价)成为爆款,从来都不是因为“主角光环”,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
长安CS75(参数|询价) PLUS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驾乘保护实力。继在中保研通过碰撞测试之后,11月8日,长安汽车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简称“中汽研”)再次对CS75 PLUS进行了一次“双美标”公开碰撞测试,测试项目包括27°十字路口死角碰撞和80Km/h追尾碰撞,也就是通过先侧碰、后追尾的连续撞击,来检验CS75 PLUS的安全性。
据介绍,相比于国内碰撞测试标准碰撞,欧美碰撞测试标准更为严格,同时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次碰撞是国内首次采用“双美标”进行的公开碰撞测试,既包括带有角度的侧面碰撞,也包括正向的尾部碰撞。
那么,长安汽车的明星车型CS75 PLUS到底表现如何?
27°十字路口死角碰撞:车身完整,变形较小
首先,CS75 PLUS的第一次碰撞就是直接来自带有角度的侧面碰撞。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侧面碰撞与国内现行的任何侧面碰撞都不一样,之所以将角度锁定在27°,是因为结合了实际的驾驶场景,例如在碰撞即将发生的时候,驾驶员猛打方向盘造成车辆向另外一个方向行驶。尤其是在十字路口,带有角度的车与车碰撞,发生的概率尤其大。
再者,由于十字路口通常会有红绿灯,绿灯通行时的来车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于本次27°十字路口死角碰撞测试,试验台车还设定了62km/h的碰撞速度,为当前全球侧面速度碰撞的最高。这也就意味着,本次碰撞测试是以最高标准进行的撞击。
这对于车辆侧面的安全结构,车身刚性,以及车内的安全配置都有着全方位的考量。
第一声巨响之后,27°十字路口死角碰撞测试完毕。从图片可以清晰地看见,CS75 PLUS在遭到撞击之后,整车车身完整,焊点无撕裂,B柱变形较小。根据中汽研试验测量数据,B柱变形侵入量仅有143mm。车门发生溃缩,但仍与座椅和内饰有一定距离,乘员的生存空间完整。
同时,侧面车窗也没有发生碎裂,避免了车窗玻璃破碎导致的伤害,以及假人被甩出的风险。车身内部,侧气囊和侧气帘在发生碰撞的同时就完全展开了防护覆盖(中汽研试验测量时间为0.025秒)。与此同时,在假人得到保护的同时,为保证救援和逃生,碰撞后车辆立即开启双闪,车门也自动解锁,安全带可以轻松解除。
在中汽研的碰撞测试成绩中,CS75 PLUS的27°无死角侧面碰撞前后排假人的伤害风险,均达到了U.S.NCAP五星标准。前排重量为72Kg的男性假人以及后排45kg的女性假人的得分全部为绿色,是最高的成绩。
80Km/h追尾碰撞:尾部变形仅发生在行李箱
如果说第一次的碰撞只是一道“开胃菜”,那么在第一次碰撞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追尾测试,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的是,追尾造成碰撞是所有车辆事故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碰撞形式,而80Km/h的速度也几乎是城市追尾碰撞事故中的极限速度。
这道碰撞程序考验的,便是车辆在遭到高速度的尾部碰撞之后,油箱是否会因为遭到撞击而发生漏油,进而引起车辆的燃烧风险。同时,还有乘员的空间是否会遭到严重挤压,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援。
还是和第一次的碰撞相同,第二次碰撞仍然采用了更高标准的碰撞。不过,第二次碰撞所考虑的情况要来得更极端。在第一次侧面碰撞之后,如果再经历一次80Km/h的追尾碰撞,CS75 PLUS就是要承受住可能存在的二次伤害。
那么,这次结果又是如何呢?
同样,从现场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试验台车80Km/h的速度之下,CS75PLUS向前滑动了一段距离,不过,高强度的撞击并没有撞到CS75 PLUS的油箱,油箱并未发生损坏。由于后纵梁使用了高强度钢,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有效吸收,尾部变形仅发生在行李箱内,并没有侵入到乘员舱,保证了乘员的安全。
同时,车辆灯光信号正常,车门也可以正常开启,保证了救援和乘员的正常逃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来自车身侧面和车身尾部的连续撞击之后,CS75 PLUS还可以进行正常的行驶,驱动系统并没有遭到损坏。总体而言,在两次极端的碰撞测试之下,CS75 PLUS都经受住了考验。
红点观察:根据最新一期数据显示,CS75家族在上个月(10月份)的销量数据已经超过三万台,达到30963辆,同比增幅达到了22.9%。通过两次的连续碰撞,CS75 PLUS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爆款特质,实际上来自于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不得不承认,作为今年逆势而上品牌中最强势的一股力量,长安汽车的飘红是有理可循的。强大的产品矩阵,硬核的产品实力,不断的证明,做好产品才是打动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