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老朋友!体验第七代现代伊兰特
现代伊兰特,从第三代车型开始就落地国内生产,不仅成为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最早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韩系车型。
2020年,北京现代在新车投放上不断发力,全新的索纳塔(参数|询价)7月投入市场,凭借独特前卫的外观设计和高性价比让人感叹“韩流”的再度来袭。而即将来到的第七代现代伊兰特更加的气势汹汹!
车顶和A柱/B柱为黑色,形成了双色车身,但是C柱并没有完全让位,而是保留了大面积的车身原色,从而让外观看起来更加生动。尾箱上沿的折角非常锐利,成为了外观上最重要的标志之一。1.4T车型还另外带有扰流板,更容易看出其身份。
尾灯造型精致,看似是一个平面,实际每个功能区块都有自己的位置。两侧尾灯之间还采用了横贯式设计,让车尾造型有了更好的层次感。
底部两侧还有排气口一样的装饰,同样采用黑色高光的材质,做工很精致。1.5L车型均为隐藏式排气,1.4T车型为右侧双出设计。
大多数车型(似乎除了最低配以外,但是具体配置表没出来,还不能确认)都配备了这款17寸轮圈,采用五幅双色设计,造型略微复杂,但是和整体造型配合还是挺到位的。轮胎规格为225/45 R17,实拍车型采用耐克森轮胎,不过试驾时感觉这套轮胎噪音比较明显,并不能让人满意。
车厢内部的设计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造型更接近全新的第十代索纳塔。中控台略微的倾斜,再加上副驾驶一侧的扶手,让驾驶员这边有了些包围式的效果,让驾驶员更专心的投入驾驶中。整体座舱风格比较简洁,各个功能分区很清晰,不过大多数按键为触摸操作,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全新的四幅式方向盘造型大方,平底式设计以及内部的金属材质装饰都提供了不错的视觉感受。3点/9点位置有加粗处理,很符合运动车的定位。此外,中高配车型还带有方向盘加热,以及自适应巡航系统,配置方面不会让人失望。不过方向盘仅支持高低调节着实有些遗憾。
10.25寸全液晶仪表是两款中高配车型的标配,次低配车型可以选装。各个驾驶模式下的UI设计各有不同,不过显示内容没有区别。屏幕的亮度足够,几乎没有反光的困扰,这一点值得称赞。
顶配车型带有360环视影像,打开转向灯就会显示相应方向的视频画面。有意思的是,随着左右方向的不同,这个画面也会切换在左侧表盘还是右侧表盘。
10.25寸中控屏幕同样出现在两款中高配车型上,次低配车型需要和全液晶仪表一同选装来获得。车机系统有了很大进步,不少应用是和百度以及腾讯合作的,所以内部应用的实用性不需要担心,语音识别也有着更强大的识别率。
此外,中控屏幕支持多点触控,可以用多种手势进行更方便的快捷操作。借助现代的BlueLink APP,还能通过手机实现更多的车辆远程控制功能。
档杆上部是硬质材料,手感圆滑,有意思的是这里竟然隐藏了一个小屏幕,用于显示档位,这个小功能可谓是好看又实用。
车顶控制区做工同样精致,但是阅读灯采用了卤素光源。车顶材质略显粗糙,手感不够细腻。
除了最低配车型以外,其余车型均配备普通天窗,但是全系均未提供全景天窗。
前排座椅尺寸宽大,坐垫长度足够,腿部支撑良好。座椅采用皮质包裹,面料比较柔软,乘坐舒适性很不错。中高配车型都采用了驾驶员座椅电动调节和前排座椅加热。
中央扶手尺寸不错,但无法调节位置。包裹材料偏硬,触感一般。扶手箱内部容积一般,也没有任何功能性配置。
车门内造型简洁,功能性配置比较常规。车门拉手可以放手机,下方储物格容量一般但高度有限,最好是放小瓶饮料。
后排空间宽敞,毕竟轴距放在这里。座椅乘坐舒适,面料和填充物都比较柔软。地板中央凸起明显,高度能够接受,顶部平坦,对于后排乘客影响不大。
后备箱容量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形状不够规整。此外还可以按比例放倒后排座椅靠背,增加储物的灵活性。
地板下方为小备胎,中央泡沫格储存随车工具,并对地板有一个支撑作用。
悬架为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调校偏硬朗,快速过弯也能给到车身不错的支撑,与运动气质很搭。对于路面坑洼过滤还算不错,但是过减速带时后轮弹跳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