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系哪有不强的道理?
4系哪有不强的道理?——梁冬 好好开车的90后
试驾结束了一天了,我也冷静下来了。作为有幸驾驶过4系的人,我真的有好多话,想好好跟大家说说这一次的4系给我的感受。
第一,外观。这一次4系的争议主要在于外观方面。大多数人都对这一代4系的“大嘴”表示过疑惑,我也看到了太多人破口大骂宝马设计师。但是当我见到实车以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4系实车的大嘴是竖直向下的,但是不仅仅是照片里看到的样子,进气格栅还有向后收拢的角度,总体呈现出一种向下的气势。实车真的非常好看,个性,张扬,桀骜不驯。这才是宝马应该给人传递出的气场。就像奔驰应该优雅,奥迪应该硬朗一样。
分享一个小故事吧,关于汽车设计的。这台观致3在那时看起来非常符合当时的审美,而仅仅过去6年而已的它,现在看还很惊艳么?这才不到一代车型的寿命而已。
最重要的是开起来,4系看着就很有驾驶欲望,这次试驾大体上分成两类,赛道和跑山。这都是4系的主场,在赛道驾驶上,4系给人的信心太强了。增加了可变转向比的转向系统,在赛道上的手感非常舒服,精准利落。甚至给我了一种我能追上前车陈震的错觉。
4系的悬挂比3系更硬朗,吸附在地面上的感觉更强,在山路上,甚至柏油路面的黑色接缝都可以直接传递到我的屁股和方向盘上。整体4系人坐在两个车轮更靠后方的位置,加上之前提到的可变转向比方向盘。手感奇妙。甚至有一点保时捷的感觉。
针不戳,是我开完4系的感受。而想买一台,是我同车大佬的感受。
4系是给爱车人最走心的礼物——刘雷 已经30岁的90后
BMW4系就是宝马留给爱车人最走心的礼物,这绝对是在我亲眼看到全新4系之后从内心发出的声音。虽然我参加的BMW活动不多,但这个品牌却总是可以时不时的挑逗一下我的那颗儿童心。
早在几年前,宝马发布了一款有关自动驾驶的概念车。官方特意声明,其保留了驾驶者自行驾驶的权力,而且表示它开起来依然很宝马。当时我便跟朋友说,也许在很多年之后,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最普通”的配置,那时候亲自驾驶汽车就会成为一种奢侈品,像如今的机械表一样,而宝马绝对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品牌。
看到如今的全新4系,我再一次相信这个品牌确实没有忘记初心。流畅的车身线条带来的就是最纯粹的跑车模样,最新的进气格栅在它身上也显得没有那么突兀,动感十足的座椅与依旧战斗的内饰设计,都会让你安耐不住想要驾驶它的欲望。能让人看几眼就有驾驶的欲望,应该就是对一款双门跑车最高的评价了。
更鲜明的存在——陈睿峰 我就爱讲道理
就像是宝马和奥迪说好了一样,全新一代的宝马4系(参数|询价)和奥迪A5可以说已经完全摆脱了上一代车型那样对于宝马3系(参数|询价)以及奥迪A4的依附。激进的设计虽然为全新宝马4系带来了许多争议,但对于追求个性的90后们来说似乎正合胃口——自己的宝马,再也不是那台你们熟悉的街车!况且就我个人而言,对于这样的造型也并不排斥,还能激起更多的驾驶欲望。
相信大多数人已经不会再把宝马4系看做3系的双门版或是轿跑版,而是当做一款独立的车系看待。存在感的提升,我想无论是对于4系还是宝马品牌的产品体系来说,都是绝对的利好。
销量占比极高的3系经过这些年的迭代,如今似乎更懂中国市场。而当3系变得更加舒适、更加均衡后,宝马也并未忘记专注操控与驾驶的品牌精髓。换代后的全新宝马4系,运动感的塑造更为鲜明,依然能唤起Bimmer心中关于蓝天白云的那份热忱。
在习惯之前请允许我先骂半年——王若然 两张赛照都过期的车手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见X7概念车的那一刻——那是在2017法兰克福车展上,一回头看到了进气格栅比我脑袋还大的X7,一边掏出手机拍照一边骂出声来:也太TM难看了!
我也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在国内见到量产版X7的那一刻——那是在公司楼下的停车场门口的马路边,是的,当时没挂车牌,我的同事(就不说是谁了)为了省停车费把车停马路边了。下楼看到那辆量产版X7,一边掏出手机拍照一边心里默念:也太霸气了!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见全新4系的那一刻——我用尽作为一个北京人的毕生所学的脏字问候了前格栅设计师(如果有这么个职位的话)的八辈儿祖宗,我甚至一度认为这位设计师是奔驰派去宝马的卧底。后来想想这事儿大概和川建国是我党党员概率应该差不多大。
我不知道半年或一年后,会不会有一个瞬间,让我清晰的记得全新4系是如何打动我的。但是在我习惯这样的设计语言前,请允许我先骂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