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乎车辆操控性的人很少
在乎车辆操控性的消费者确实比较少,因为操控性不易量化,也是偏主观,并且家用车追求操控性,会牺牲舒适性,代价大,意义却不大。
什么是车辆的操控性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车辆的操控性。
中北大学的硕士论文我们查了一下看,《簧下质量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对操控稳定性的定义。
它是指: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给定的方向行驶,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够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简单的土话说就是:车子听不听话,极限高不高。
和穿衣服一样的,T恤穿着很舒服,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可以理解为操控性好。
但是衬衫、西装一穿,领带「滋」打好,脖子还这么一弄,你要是动作大一点,衣服有可能会崩,是不是?脖子有可能会勒,操控性就差了。
大部分购车者对操控不感冒
虽然说:操控性很重要,但是从购车需求上来看,消费者,我们买车的朋友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在乎的,反而是更关注什么?外观、安全、价格这些方面。
就好比:你去饭店吃个饭,就算是相对高档点的饭店,吃饭吃的还是菜品、调味、环境这些因素。
有几个人会管这个青菜是不是用泉水煮的、有没有淡淡的泉水的清香?蛮少了,是吧?
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一个《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上面有个数据。
2019年消费者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当中,外观占15.6%,安全占10.3%,价格占10.1%,操控性在第9名,只占到4.9%。
所以说:操控性这个东西,更多是一些硬核车主比较在意的,就像普通人不怎么在意青菜是怎么煮的,或者根本吃不出来。
操控性也差不多,一样的,都是青菜,都有方向盘,我往左边打,车子都是左转的,不会倒车或者往右转的,不一定能开得出区别。
提升操控性的代价大,意义却不大
操控性不好量化,并且偏主观
再来这么说吧,就是操控性这个东西,不太好量化的,很难通过数据来判断,只能通过试驾感受来说。
还是拿菜来打比方,现在不少餐厅不是在菜单上有写的?松鼠桂鱼:桂鱼800g、松子30g,这很清楚的、量化的。
但是松鼠桂鱼好不好吃、合不合你口味,这个怎么写?没法写的,对不对?没有标准的。
车子也是一样的,操控性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
吉林大学有一篇博士论文,《乘用车底盘性能开发评价技术研究》上面就有讲的。
尽管汽车行业中操控稳定性的评价项目比较多,但是目前对于车辆操控性仍然没有统一公认的规范和标准。
和操控性不一样,动力、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用数据直接比较的,比得出来的,你想买动力好一点的,就看功率、看扭矩,是不是了?
朗逸(参数|询价)1.4T功率110kW,它是个数字,对不对?卡罗拉(参数|询价)1.2T功率85kW,也是个数字,对不对?
「啪」一比,朗逸的动力相对来说是不是会比卡罗拉1.2T的要好一点?好比的嘛。
同样,你要买大空间,看看轴距;想省油,可以看看NEDC工况油耗,这种都是可以比较的,我都可以拿个尺来量了,对不对?
但车子的操控性就不能这么比,只能听别人说:宝马、马自达操控好。好多少呢?好在哪里呢?和谁比更好呢?
宝马和马自达操控又是谁好呢?好在哪里呢?说不清楚的,很难知道的。
麦肯锡发布了一个《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上面有讲到:体验车辆的操控性,试驾是最直接和权威的方式。
就好比:去饭店,即使知道这个菜,鱼是多少多少克、松子多少多少克,对不对?网上也可以查到,官方网站上都说得清清楚楚,绝对不坑你。
但是好不好吃,还不是实际要到店里面去尝一尝才能知道,对不对?
操控性和舒适性有冲突
这个菜好不好吃,还要看人口味偏好的,很主观的。有些人就是接受不了臭豆腐的;有些人就是接受不了榴莲的;有些人不放辣椒,他就觉得你没有放盐一样的。
操控性也是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操控性很好的车子,在喜欢操控性车子的朋友里面,他的口味和标准也不同。
操控性好的车子,很重要的一点是:路感清晰。但这个和家用车追求的舒适的方向,还是相反的。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面向驾驶品质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方法的研究》上面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汽车易驾驶,当存在外界干扰的时候,汽车要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毋需驾驶员频繁修正转向。
简单地讲就是:路感你可以有,但是为了舒适性,是需要妥协的。
开起来有路感,土话就是“相对比较颠”。地上颠簸一下,方向盘也颠簸一下,那我方向盘拿着,就知道地上有个凸起,或者有个凹陷,这叫“路感好”。
如果这个路不太好,「哇哇哇哇哇」搞那么厉害,舒适性就有影响了,就要把它过滤掉,所以说,这个东西就是一个互相权衡、妥协了。
再比如:我们之前视频讲过的,用扁平比比较低的轮胎,是能提高操控性的,让车子看起来好像像“趴”在地上一样的,增加车辆的过弯极限,还能让路感更清晰。
但是就是路感清晰了,用了这个东西了,代价就是舒适性会下降了,就容易颠了。
虽然一些高级的豪华车是可以用比较厉害的技术的,又能兼顾舒适性,又能兼顾操控性。
你用了,比如说:偏操控性的轮胎,或者是什么情况,缺失的舒适性,它就用高级的悬架和调校给你补回来,都不错,很高级。
都说了“高级”了,当然能做好了,这是钱,是不是?我们就说家用车,受制于成本,操控性和舒适性就是比较难兼顾的。
日常使用基本上不需要太好的操控性
日常使用基本上也不需要太好的操控性,即便是买了不错的操控性的家用车了,日常代步的时候,怎么体验出操控的乐趣呢?
上班堵在那边,怎么有操控的乐趣呢?
高德地图发布了个《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上面做了个统计。
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只有6个城市高峰平均车速能超过30km/h,车速最高的南通市也就35km/h。
在堵车的速度下,操控性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就好比:学了非常厉害的高等数学,结果大学一毕业,就去小学教数学。
即使是上了高速、快速路,稍微畅通点了,开的也都是大直道,唯一能够体验操控性的,估计也就是限速40km/h的弯的匝道上面了。
大部分消费者对操控性需求不大
总得来讲,大部分消费者朋友们,对操控性的需求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因为操控性不好量化,又偏向主观,你喜欢吃辣,我喜欢偏咸,我要放糖的,是吧?很多人在操控性和舒适性当中,还是选了舒适。
而且即使买了操控性好的车子,多数情况下,也用不到,体会不到。
为什么都说宝马操控好,有什么秘诀
说到操控性,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肯定就是宝马,宝马对操控性的追求一直就没停过,宝马为了提升操控性,用了哪一些秘诀?花了哪些心思呢?
宝马虽好,奈何太贵,一年赚多少钱,才能开上心仪的汗血宝马呢?「哦」或许是血汗钱宝马。
30岁之前,就赚到这么多钱,开上宝马的人多不多?是拖了后腿?还是已经超过了90%的同龄人了?都给你统计好了。
关键词:宝马
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宝马」马上就可以知道。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选什么版本都可以,看的、听的都有,「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