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IPO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年中理想、小鹏相继上市与蔚来成功会师于美股,在资本界引起一阵喧嚣,如今在这股热潮中威马也开始入局。

10月13日,据上海证监局披露,威马汽车已于2020年9月30日正式开启辅导备案,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在此之前的9月22日,威马宣布完成了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本次融资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

如果说威马汽车此次上市成功,其将成为继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上市之后,今年第三家冲刺IPO的造车新势力,也将是科创板第一家造车新势力。

一时之间,聚光灯照在这家“不甘掉队”的企业身上。然而,还为完全享受完“高光时刻”时,威马接二连三发生的大火,又将其推向舆论的漩涡之中。

10月5日,一台处于停放且未充电的威马突然发生自燃。大火扑灭后,这台威马汽车被烧的已经面目全非。一周以后的10月13日,当地一台正在充电的威马发生了自燃,车辆也是完全烧毁。两天后一台苏M号牌的威马汽车疑似在行驶中发生自燃,滚滚的浓烟从车底冒了出来。

三场大火无疑让威马的上市之路充满挑战。有网友开玩笑表示到,威马不像是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倒像是科创板新能源打火机第一股。

暂且不去讨论“大火”是否会阻碍威马的上市之路,但威马“未上市,先自燃”的这一事件背后则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车企是否应该将其安生立命的产品放在首位,而不是一股脑的在资本的狂潮下奔跑。

对于造车来说资本重要吗?当然重要。何小鹏曾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如果没有特斯拉股票5个月暴涨7被倍,马斯克也不会如此风光;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许家印造车也不会如此流畅,一口气发布了6款产品,且毫不受到质疑的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上。

同样,如果有资本的加持,李斌也不会在2019年被称为“最惨的人”,李想也不会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并在公司推行了近乎“变态”的成本控制策略。李想曾表示自己出差经济舱都必须买折扣最低的,而且选择经济酒店。

当然,如果有雄厚的资本加持,贾跃亭也不会破产无法回国,五年前兴起的造车新势力零跑、奇点等众多新势力也不会走向市场的边缘。

事实上,此前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钱。为了活下去,为了更有底气、更有声量的存在市场中,车企寻求更多的资助无可厚非,可现如今回过头来看,频发的质量问题,危及生命安全的自燃问题,给了车企当头一棒。

比如,理想ONE(参数|询价)在今年5月发生自燃;小鹏曾因为车辆存在刹车抖动异常、方向盘抖动异常、蓝牙钥匙无法使用、电机、续航里程与官方宣传不匹配等问题,被武汉车主维权;威马也因电子故障遭受消费者投诉。

一边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一边产品却屡出问题,可以说,如今电动车令人尴尬的质量与大张旗鼓在市场中寻求的声量严重脱节,才是造车新势力的核心难题。

毋庸置疑,未来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欧洲、日韩等国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并明确给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而中国也在大力推动新四化,在10月9日,国务院又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开放合作等方面,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而造车踩准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风口,是十分难得可贵。但来势汹汹的特斯拉以及丰田、大众等全球巨头车企的加速转型,作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如果不能正视自身问题,潜心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中国的特斯拉”终将成为一句空口号。

文/赵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