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体验五菱凯捷
既然价格、功能性以及配置都摆在这里,动态性能也值得肯定,那么缺点也不是没有!147马力的1.5T发动机肯定无法提供充沛的动力,再加上过于柔和的CVT变速箱,起步的反应确实有些跟不上节奏,哪怕是切入S档也无济于事。不过行驶中的提速倒是能够满足预期,而且此时使用S档也能够感觉到加速度有些许提升。
尾部造型方正,车身两侧接近直立,保证了不错的头部横向空间,不过一般MPV也都是这个样子。设计风格简洁利索,有层次感。后排气为隐藏式,为左侧单出。
Y字形尾灯造型新颖,虽然和运动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和车身融合的很好,也让尾部看上去不那么厚重。
全系车轮的规格都是一样的,但是试驾的旗舰型所配备的这个18寸双色精工轮圈为专属配置,其余车型为另一款多幅条深灰色轮圈。轮胎采用ATLAS品牌的SUV轮胎,规格为225/55 R18。
灯光控制放在驾驶员左侧的中控台上,这个做法相当欧系。至于功能,可以再确认下,顶配车型也没有自动大灯,有些遗憾。
车内用料在这个级别已经很不错了,中控台上部还分了两部分,分别是软质包裹以及拉丝面板。中央是仿碳纤维纹路的装饰,下方为仿皮质包裹。看上去和摸上去都有不错的感受。
高配两款车型上配备了7寸液晶仪表,UI设计比较简单,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另外两款低配车型是机械仪表加上3.5寸的行车电脑显示屏。
10.25寸中控屏幕是全系标配,虽然UI设计看起来和其他主流的系统非常接近,但是并没有搭载任何的网联系统。好在全系均支持手机连接,也就无须担心实用性。
顶配车型带有前后驻车雷达以及360影像,且摄像头的清晰度相当不错。其余车型均配备后倒车雷达以及倒车影像,也足够用。
控制面板背后还有一块隐秘的储物区域,不过空间有限,只能放置小件物品。
中控地台下方还有一块规整的储物空间,两侧开口很大,使用很方便。这里还有前排的两个USB接口,下方有一个标识但并不是无线充电。此外第二排第三排也各有两个USB接口,能够保证每个座椅一个。
顶配车型采用了电子档杆,造型小巧精致,还采用了软质材料包裹,手感也很好。其余车型都是机械档杆,没有这么好待遇。
全景天窗的透光面积和可开启面积都很不错,前两排座椅几乎完全处于阳光的沐浴下。不过这项配置为顶配专享,其余车型连普通天窗都没有。
前排中央扶手尺寸宽大,同样采用软质材料包裹,并带有缝线装饰。内部扶手箱容积不错,足够容纳六瓶350ml的饮料。内部带有12V电源接口,如果能再增加一个出风口就更好了。
第二排座椅是凯捷的重点配置,可四向调节的二排独立座椅配置在两款高配车型上(两款低配车型为前后两向调节),包裹面料和尺寸都和前排相差无几。由于第二排座椅的前后调节幅度达到了560mm,所以谈腿部空间未免太小瞧了它。虽然推到最前的时候乘员的腿部几乎爱上了前排座椅靠背,但日常有谁会这样做呢。
不需要将座椅推到最靠后的位置,就可以把腿托打开,靠背放倒,从而形成接近躺椅的乘坐姿势。如果还想躺的再舒服一些,停车时还可以将前排座椅靠背放倒,将前两排座椅完整的连接起来,那样就很接近一张大床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由于第二排座椅的活动范围很大,所以第二排的安全带是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让乘坐安全更有保证。
如果将第二排位置推到最后,那么我伸直了腿也是无法够到前排座椅靠背的。但是由于车身造型的限制,所以这个位置只能将座椅先横向移动到最靠内侧才能实现。而且此时第三排座椅必须是收起的状态。
说到第三排座椅,空间确实不够理想。座椅前后位置固定,不过调节靠背角度还是可以调整的。如果是成年人乘坐第三排,需要第二排的乘客也必须正襟危坐,都无法得到放松的坐姿。
第二排可以控制后排空调风量,下方两个USB接口和储物格也都非常实用。
第二排和第三排出风口都在头顶,这也是MPV车型的常见做法。
尾门开口很方正,面积也很大。尾门开启后,两侧尾灯仍有部分可以显示,保证了安全性。全系均未配备电动尾门,感应开启就更别想了。
在使用第三排座椅时,原本用于折叠存放第三排座椅的空间就变成了后备箱,而且这一块的容积非常理想,足够两个三口之家的长途自驾了。
如果将第三排座椅折叠起来,并且将第二排座椅推向比较靠前的位置,那么整个载货空间真的可以用夸张来形容,不管搬家还是拉货,它还是那个最实用的五菱。而且这样的情况还能保证四个人的乘坐空间。
哪怕是将第二排座椅放在最靠后的位置,后备箱容积依旧非常可观,28寸的大箱子能拉几个?大家自己估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