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年底下线 这家自主车企“双车战略”抗衡
据最新消息,国产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有望今年底在上海工厂下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始交付。Model 3(参数|询价)与Model Y是目前特斯拉价格最低的两款走量车型,也是特斯拉最为依仗的“摇钱树”。今年国产Model 3已连续多个月销量破万,占到特斯拉在华整体销量的95%以上,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而明年国产Model Y的上市,无疑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也将让特斯拉在国内形成3+Y的轿车、SUV战略矩阵,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随着特斯拉入华,以及补贴退坡、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等不利局面下,自主新能源车企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狭小。不过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43.7%,刷新了历年8月的记录,让人再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在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有意料之内的标杆车型也有首次亮相的黑马。但有一个品牌的表现尤其突出,占据每月销量榜单头部,它就是广汽新能源。今年1-8月 ,广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31685辆,同比大涨75%。8月,该品牌旗下的埃安S(参数|询价)和埃安V(参数|询价)车型分别摘得了中高级智能轿车中国品牌销冠、A级智能SUV销冠,双销冠的殊荣。与之前埃安S在纯电动车市场独自抗衡特斯拉Model 3的情形不同的是,现在广汽新能源已经拥有了S+V两大爆款组合,未来将与特斯拉的3+Y组合形成激烈竞争的态势。
中国的纯电双子星:一个价值之王、一个科技先锋
特斯拉可谓是掀起电动化潮流的领跑者,思考特斯拉的成功,除了其掌门人马斯克全球顶级的营销能力外,依靠的正是特斯拉在智能科技方面独一无二的颠覆性,因此特斯也被成为 “汽车界的苹果”。而在中国,广汽新能源也是一家极具实力的创新科技企业。其不仅抛开了成本优先的“油改电”思路,与特斯拉一样坚持用纯电专属平台打造产品,并且把“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作为最核心的产品理念。凭借在先进性上媲美特斯拉的实力,广汽新能源也获得了“汽车界华为”的称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苹果”与“华为”的竞赛也在上演。
科技上的先人一步也成了埃安打造爆款的秘笈。定位“下一代智能SUV”埃安V,就凭借全球唯一六向一键遥控泊车、同级唯一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全球首创5G智能健康座舱以及AR实景导航等智能黑科技,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是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中唯一能够在科技方面领先特斯拉的产品。从8月销量数据可以看到,上市才两个月的埃安V就以2086辆的成绩问鼎了A级智能SUV市场的销冠宝座。
而广汽新能源的另一大常年热销的智能轿车埃安S,自2019年4月上市以来,就一直保持了持续热销的态势。今年,该车分别在5月份和7月份连续摘得中国新能源品牌车型销冠,8月份更实现销量4071辆,环比增长10%,稳居中高级智能轿车中国品牌首位,成为市场上唯一能和Model 3抗衡的中国自主品牌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埃安S今年7月在广州、海南等地的销量不仅超越了Model 3,甚至超越了轩逸(参数|询价)等一众传统燃油车型。埃安S凭借同级领先的产品实力,与接近轩逸、卡罗拉(参数|询价)等主流燃油车的亲民价格,所创造出来的超高质价比优势,不仅在智能科技方面不输于Model 3,在内饰上的豪华程度与之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轿车、SUV齐获成功 中国的特斯拉正在崛起
虽然特斯拉已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但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Model 3与Model Y两款走量车型的出现,才开始扭亏为盈迈向康庄大道。这正说明了唯有打造大众都消费的起的好产品,才能让车企获得更好地发展。
而广汽新能源拥有连特斯拉都比不了的强大体系优势。在广汽全球研发网、全球供应链、广汽生产方式以及营销服务新生态四大体系优势的助力下,广汽新能源在成本控制、销售、售后环节、制造水平等方面相比特斯拉这种造车新势力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广汽新能源的25hours体验中心,相比特斯拉在商场销售的这种“一锤子买卖”的销售形式更加负责;在做工品质上,广汽的“0缺陷”高品质工艺水准在埃安品牌的车型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缺乏造车经验的特斯拉经常被业内人士吐槽其做工差的问题;最后在定价上,埃安S+V在智能科技与品质不输特斯拉的基础上,价格都在20万级左右,无疑更贴近普通消费者。
前不久,广汽新能源发布消息称,其成立三年后终于实现了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的“小目标”,刷新了智能车市场的最快交付记录。这个成绩的背后,既是广汽新能源企业自身强大体系实力的体现,同时也说明,其拥有领先智能科技的埃安系列智能纯电动车产品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其目前的产品矩阵看,埃安家族已经推出了埃安S、埃安V以及埃安LX(参数|询价)三款车型,实现了对轿车和SUV的两大主流细分领域市场的全面覆盖。而S+V的成功,将帮助广汽新能源进入盈利、研发再盈利的良性循环,成为中国的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