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造型美 又要油耗低 低风阻的逸动PLUS实现了!

从上面的对话场景中可以看到,风阻系数的高低是直接会影响一台车的造型设计、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质感。可时至今日,哪怕市场上可选的汽车很多,但是相比外观颜值和动力配置,风阻系数的受关注度依然是比较低。

不可否认,尤其是以家用为主的汽车,风阻系数越低就越难设计,毕竟汽车是一个以万为单位计算的零件组成的机器,设计时需要顾及很多方面,设计师要根据汽车整体车架的结构和内部零件的安放位置进行调整,这中间就需要调整很多数据,有时候一个角度的调整可能使得整个设计方案发生变更。

此外,一台车要从平面图到立体塑形再到路面测试,要经过多番调试才能量产上市。而近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车企均推出了风阻系数低的车型,同时这些车型兼顾了实用性,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今年3月份换代上市的逸动(参数|询价)PLUS就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的8月里,逸动PLUS在疫情和车市下滑的双重影响下,实现了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辆的成绩,8月销量达到17776辆,创下了65.3%的同比增长表现。而近日这款国民家轿,凭借0.27Cd的风阻系数、气动阻力411.86N(120km/h)的成绩,通过了中国汽研“低风阻汽车”认证。那么它是通过哪些方面的优化呢?

众所周知,一辆车在进行外观设计时,工程部门要经常与设计部门沟通,为的就是控制一辆车的风阻系数。除此以外,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外观造型的好看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是否关注这台车。即便设计师可以在草图上天马行空地想象,但真正设计时还是会受到用户需求及现有技术的制约,同时在外观上还得在前沿科技、时尚趋势等方面有所体现,所以前瞻性很重要。

长安汽车近年的智色双旋设计理念已经覆盖到轿车和SUV领域,并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从此前的文章分析中大家应该知道,逸动PLUS的整体设计依然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俊朗运动的造型加上双外观贴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同时通过局部设计优化的方式,使得风阻系数变得更低。


例如前风挡雨刷换装无骨雨刷、机舱采用水冷式冷却装置、底部前唇弧面优化、加装A柱装饰条、车顶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和鲨鱼鳍式天线等方面的优化,使得逸动PLUS与家族车型设计一脉相承的同时,还有着更低的风阻系数。

正如笔者开篇时所说的那样,低风阻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与舒适性,这方面的提升反而贴合着我们用车的需求。所以在长安逸动PLUS上,更为律动、流畅的设计让其拥有了更低的风阻系数,以及更高的NVH和燃油经济性。毕竟当车速达到120km/h时,发动机产生的能量有80%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因此车企在如何降低车型风阻这方面可以说是花尽心思。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蓝鲸NE动力平台的建立让其具备了和全球知名车企同台竞技的底气,现如今1.4T、1.5T以及2.0T等蓝鲸动力已广泛搭载在长安旗下车型上,高效的动力表现为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增色不少。去到具体的车型上,笔者在此前试驾的时候发现,搭载1.4T+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逸动PLUS,它的动力输出比较线性,260牛·米的最大扭矩从1500转开始爆发,一直持续到4000rpm左右,无论是在市区驾驶还是高速路段,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同时,0.27Cd的低风阻设计使得新车在高速路段拥有了不错的行驶静谧性和更佳的燃油经济性。举个例子,相比较于0.3Cd的车型,在同等路况下,逸动PLUS的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0.18L,在120km/h匀速行驶状态下,百公里油耗降低接近0.4L。

以往车企对于旗下车型的风阻系数的计算是通过实验室和风动测试的方式来实现,像逸动PLUS那样敢于公开认证测试的车型在业内是为数不多的。从直播中可以看到,得益于13个关键部位,22个关键参数的整车优化,流经长安逸动PLUS形体的烟流,在经过新车的时候是非常顺滑的,这也体现出了长安汽车在整体研发技术的进步。

自第一代逸动诞生开始,8年时间过去,适时的换代更新让其累计销量已经超过百万辆,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国民家轿。在笔者看来,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一款经典产品,逸动的每一代车型热销,是长安汽车研发技术提升的佐证,敢于公开认证测试则源于产品自信。如今逸动PLUS凭借着越级的产品品质实力,加上金九银十传统汽车销售旺季的到来,笔者相信其热销势头将会继续延续,在合资品牌林立的紧凑型轿车市场站稳脚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