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动PLUS,请脱下你“皇帝的新衣”
长安逸动(参数|询价)车型是在2012年首次上市,凭借亲民的价格和“时尚”的外型设计,创造过辉煌的成绩,连续20多个月夺得细分市场销冠。同样,它也经历了滑铁卢,在2017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质量问题频出,销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直接跌出第一阵营,从“皇帝”一步踏入“乞丐”,由此过上了惨淡经营的日子。
时间行至2020年。
长安逸动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在3月27日,推出2020款长安逸动PLUS车型,上市首月累计订单突破2万台,连续4个月突破万台大关,特别是在6月取得18247台的惊人成绩,有一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气势。

单从销量数据角度来看,在汽车市场销量不断下行的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各路媒体大神也不吝啬赞美之词大佳赞赏,舆论一片好评,大侠也和很多人一样一度成为其“吃瓜群众”。
直到6月,一段麋鹿对比视频让大侠惊醒,才发现自己犯了“人云亦云”的错误。本着尊重事实,探究真像的目的,进行了一番调查和反思,得出的结论是:长安逸动PLUS请脱下你“皇帝的新衣”。
为何说是“皇帝的新衣”?这是为了要给消费者以警示,不要和大侠本人犯一样的错误。

名副其实的“皇帝新衣”
大家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无瑕的”,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国外童话故事中的“皇帝的新衣”,但在国内的汽车行业中,长安逸动PLUS居然也穿上了这套“新衣”。

不能只听,只看一面之词,这样有损公允。
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了解长安逸动PLUS这款车,大侠首先通过国内常用的搜索网站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看看广大网友和相关媒体对其的评价。在输入“长安逸动PLUS”这一关键词后,居然从第1页翻阅到第76页(最后一页),居然没有一条是说到这款车的瑕疵方面,统一的褒奖之词:吊打合资车三大件,10万以内最美国产轿侧,内外兼修、硬派实力制作等等。


让人匪夷所思,即使是顶级高端豪华轿车,在网络上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而长安逸动PLUS居然……,只能用“皇帝的新衣”来形容了。在对产品的营销动作上,采用舆论对消费者进行正向引导,这无可厚非,但要知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还是会有清醒的人去敲响那警钟。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
接下来,我们说说上文提到的麋鹿对比测试。所谓麋鹿测试,简单的说是汽车在遇到突发情况下,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采取紧急避让的一种操作,进而评判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一种专业测试。

首先,此次长安逸动PLUS麋鹿测试的车速为68Km/h,属于平时正常行驶可达的车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第一个转向时,长安逸动PLUS是成功通过,说明在突发情况来临的时候,它能成功躲过第一次危险;紧接着第二次转向,长安逸动PLUS出现转向过度,直接撞飞桩桶,并且前轮出现冒烟现象;最危险的是第三次转向,长安逸动PLUS直接出现“推头”,完全失控,将桩桶全部碾压。

通过实际测试明显暴露出长安逸动PLUS在底盘及相关悬挂部件上的调校功力弱。在画面中我们清晰的发现车辆侧向支撑力严重不足,导致转向过度,车身整体姿态回正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行车稳定系统所发挥作用不大,最终导致测试的失败。
还有,要知道这是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他们的对于车辆的驾控远胜于普通驾驶员,而且生活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远比测试要复杂的多,如果这一幕发生在日常行驶中,后果会是怎么样呢?
轻则,只是一般的交通事故,造成一定的车损。重则,直接导致翻车,危及车内人员生命安全,甚至造成二次事故伤害。而且对于驾驶员的心理会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危害极大。


最后多说两句,此次长安逸动PLUS在麋鹿测试暴露出问题,希望能引起厂家重视。近几年来长安汽车在技术研发上有着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对动力系统上的创新突破值得表扬和点赞,但车辆整体性的发展才是产品品质真正的保障。甚至相关的技术突破,能推动全行业的进步发展(奔驰汽车在1997年麋鹿测试中发生的事故后,调整悬挂系统并加装电子行车稳定系统,推动了电子行车稳定系统的大规模普及和发展)。
大侠车说
古语有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对于长安逸动汽车来说,不要因为一时的销量爆棚,而忽视了相关细节问题的存在。作为汽车行业自主品牌的先进代表之一,长安汽车请脱下那不实的“皇帝新衣”,把更好、更高、更全面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同时,《大侠上车》也会持续关注长安逸动PLUS这款车型。